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同济大学、暨南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证实,传统中药远志(Radix polygalae)和它的活性成分远志皂苷B(Onjisaponin)可以减少β-淀粉样蛋白生成及改善认知障碍。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pLOS ONE》杂志上。
任职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同济大学的裴钢(Gang pei)院士及赵简(Jian Zhao)博士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裴钢教授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细胞信号转导与调控领域前沿的基础研究,在包括Nature、Cell、Nature medicine等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这些论文已被SCI收录的专业刊物引用逾千次。曾先后获得过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励。
点击索取吉凯基因RNAi全套产品服务-质粒载体/慢病毒/腺病毒等资料
阿尔茨海默氏症(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痴呆形式,其表现为进行性记忆丧失和严重的认识功能障碍。β淀粉样蛋白(Aβ)形成淀粉样蛋白斑是AD主要的病理特征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通过直接减少Aβ生成和聚集,或是促进其降解和清除来降低大脑Aβ,可以减轻AD的病状。Aβ多肽是由β-分泌酶(BACE1)和γ-分泌酶催化分解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而生成。
2015年8月,裴钢院士、赵简博士及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南发俊研究员合作,曾证实靶向γ-/β分泌酶互作可减少β-淀粉样蛋白生成,减轻阿尔茨海默氏症相关病状。这一研究发布Cell Discovery杂志上(裴钢院士权威期刊发布阿尔茨海默氏症新成果 )。
在这篇pLOS ONE文章中,裴钢院士、赵简博士及合著者指出,长期以来中药被用于治疗痴呆,对抗认知障碍,并证实能够改善学习和记忆。在这些历史上使用过的草本药物中,远志(RApO)证实具有益智活性。此外,在以往的研究中,裴钢院士课题组也多次证实了中药对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治疗作用。
2014年11月,研究人员称他们开发出了包含石菖蒲、茯神和远志的“聪明汤”,并证实聪明汤能够改善阿尔茨海默氏症。远志发挥功能减少了β淀粉样蛋白生成(裴钢研究组最新文章:“聪明汤”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 )。
2015年6月,裴钢研究小组再次提出可以利用中草药石菖蒲(Rhizoma Acori tatarinowii)来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并在研究中证实石菖蒲的一些活性成分促进了神经祖细胞增殖。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Aging cell》杂志上(裴钢院士新文章:用中药来治疗老年痴呆 )。
此次,研究人员的目的是鉴别远志主要的活性成分及相关的潜在作用机制。他们发现远志皂苷B和远志发挥相同的功能,抑制了β淀粉样蛋白生成,但没有直接抑制BACE1和γ-分泌酶活性。机制研究证实,远志皂苷B促进了App降解。进一步,他们证实在App/pS1小鼠中口服给予远志皂苷B可以减轻β淀粉样蛋白病理及行为缺陷。研究结果表明,远志皂苷B可以有效对抗阿尔茨海默氏症,这为进一步的药物研发提供了一种新治疗药物。
(生物通:何嫱)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Traditional Chinese Nootropic Medicine Radix polygalae and Its Active Constituent Onjisaponin B Reduce β-Amyloid production and Improve Cognitive Impairments.
Decline of cognitive function is the hallmark of Alzheimer"s disease (AD), regardless of the pathological mechanis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been used to combat cognitive impairments and has been shown to improve learning and memory. Radix polygalae (RApO) is a typical and widely used herbal medicine. In this study, we aimed to follow the β-amyloid (Aβ) reduction activity to identify active constituent(s) of RApO. We found that Onjisaponin B of RApO functioned as RApO to suppress Aβ production without direct inhibition of β-sit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cleaving enzyme 1 (BACE1) and γ-secretase activities. Our mechanistic study showed that Onjisaponin B promoted the degradation of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 Furth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Onjisaponin B ameliorated Aβ pathology and behavioral defects in App/pS1 mice.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Onjisaponin B is effective against AD, providing a new therapeutic agent for further drug discovery.
作者简介:
裴钢
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博士生导师
1981年于沈阳药科大学获学士学位, 1984获硕士学位,1991年获美国北卡大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杜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1995年应聘担任中科院和德国马普学会共同支持的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0年5月起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2007年8月起任同济大学校长。裴钢院士有多项学术任职: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亚太地区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中药全球化联盟副主席、中国创造学会主席、Cell Research主编、Life Science, Journal of Receptors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IUBMB Life等国际性学术期刊编委。
研究方向:细胞信号转导
研究工作:
细胞信号转导研究组,成立于1995年3月。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德国Max planck学会联合资助的青年科学家小组, 主要从事细胞信号转导与调控领域前沿的基础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
一)G蛋白偶联受体(GpCRs)信号转导的调控及其与其它信号转导通路间相互作用;
二)细胞信号转导网络在人类重大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调控新机制;及以细胞信号网络关键分子为靶点的新药研究;
三)细胞信号转导网络通过调节表观遗传修饰对基因转录及细胞功能的调控机制,细胞信号网络对发育和细胞全能性的调控机制以及在多能性干细胞诱导中的作用。
成果在包括《自然》,《细胞》,《自然-免疫》,《自然-医学》等在内的国际性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组共同发表论文100多篇,这些论文已被SCI收录的专业刊物引用逾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