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核心刊物”迎来了新期刊:科学通报,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这两份期刊均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我国学术期刊中的知名品牌,被国内外各主要检索系统收录,如国内的《中国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美国的SCI、CA、EI,英国的SA,日本的《科技文献速报》等。目前针对每期的重点内容,生物通将展开详细推荐,欢迎读者共同参与……

近年来中草药毒副作用尤其是肝毒性的问题频现报道, 尤其是一些传统不认为有毒的中药, 如何首乌的肝损伤(事件)报道, 一度引起民众、媒体、政府和学界激烈讨论. 由于缺少特异性诊断指标, 药物性肝损伤的准确诊断仍然是国际性难题; 而囿于中草药组成和临床用药的复杂性, 中草药肝毒性辨识和临床确诊更加困难, 常存在误诊.

目前, 符合中药特点的肝毒性客观辨识和诊断方法及规范还几乎是一个空白, 成为制约中药安全用药和学科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 为此, 解放军302医院全军中医药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以热点关注的中药何首乌为例, 提出构建基于整合证据链的中药肝毒性客观辨识的策略和方法, 进一步从易感人群筛查、炮制减毒、配伍减毒及辨病用药减毒等关乎临床合理用药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以期为科学评价中药肝损伤风险、构建合理用药保障技术体系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学参考.

近年来, 随着中草药及相关产品的广泛应用,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消费者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 有关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特别是肝损伤的报道呈明显升高趋势. 囿于中草药“天然无毒”的传统观念, 常出现民众为了滋补、保健、养生随意应用中草药的现象. 由于缺少医生指导和辨证用药, 加之一些中草药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一些传统不认为有毒的中药出现不良反应(事件)报道, 如在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发布的LiverTox肝毒性药物数据库收载了何首乌、柴胡、淫羊藿等30多种中药, 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目前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的临床诊断主要是采用Roussel Uclaf Causality Assessment Method(RUCAM)评分系统和结构化专家意见诊断系统(Structured Expert Opinion process, SEOp), 然而由于缺少特异性诊断指标, DILI的准确诊断仍然是国际性难题; 而囿于中草药组成和临床用药的复杂性, 中草药肝损伤(Herb-induced liver injury, HILI)的临床确诊更加困难.

回顾分析HILI相关临床文献, 相当部分的病例缺少直接和确凿的客观证据, 其诊断结果仅为“可能”, 准确度和可信度高的HILI临床诊断并不多. 此外, 由于影响中草药肝毒性的混杂因素众多, 比如部分中草药药名混淆(三七和土三七)、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中草药混伪劣品存在, 有毒物质污染、与西药联合应用造成HILI“冤案”、“错案”的发生, 中草药成分复杂、多为复方配伍导致中草药肝毒性机制难以阐释明确, 另外个体特异体质的差异等因素, 均导致HILI临床确诊尤为困难. 特别是目前HILI临床诊断过程中, 极少病例详细记载导致肝损伤的中草药组成、来源、剂量等资料, 几乎未对这类中草药进行生药学鉴定, 导致HILI误诊更易发生, 难以确定致病药源. 当前国际上DILI诊断方法对HILI的诊断特异性和准确性不高, 故HILI诊断方法不能照搬西药; 而专门针对HILI特点的客观诊断方法及规范还几乎是一个空白, 极大地限制了中药肝毒性客观辨识、科学研究和合理用药.

这篇文章以近年肝损伤报道和关注较多的中药何首乌为例, 剖析何首乌肝损伤的客观真实性和影响要素, 反思中药毒性辨识、评价、风险评控及合理制用研究的误区和问题, 提出构建基于整合证据链的中药肝毒性客观辨识的策略和方法, 进一步从易感人群筛查、炮制减毒、配伍减毒及辨病用药减毒等关乎临床合理用药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以期为科学评价中药肝损伤风险、构建合理用药保障技术体系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学参考.

文章指出,由于目前没有专门针对中草药肝损伤复杂性特点的诊断的方法及标准, 临床上存在中药肝损伤诊断不够客观准确、混淆不良反应和不良反应事件区别、夸大中药毒性的现象和问题, 既误导了公众, 又影响了研究的科学严肃性. 为此, 建立基于整合证据链的中药肝损伤客观辨识模式和方法, 有助于科学客观地评价中药肝损伤发生率, 发现可能的损肝中药及易感人群, 为中药肝毒性的科学评价与研究提供客观前提和研究方向.

目前, 《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即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填补中药肝损伤临床诊断方法和标准的空白. 影响何首乌安全用药的因素众多, 既有药的因素, 也有人的因素. 对药, 应加强炮制减毒、配伍减毒、辨证药用减毒, 建立能够反映毒性大小的饮片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 降低用药风险; 对人, 应避免不对证用药和易感人群用药, 因此下一步研究方向应重点放在筛查何首乌肝损伤易感人群的体质、基础疾病和药物代谢酶等生物医学特征, 寻找何首乌肝损伤的外源性成分和内源性生物标志物, 建立快速灵敏且特异性好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指标, 避免何首乌用药风险.

2015年初, 美国启动“精准医学研究计划”, 其核心思想和目标是实现因人因病而异的、更加精确的个体化医疗, 这与中医药个体化诊疗理念非常相似. 因此, 亟待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合理用药和风险评控方法, 为临床辨质用药、辨证用药提供科学支撑, 最后达到精准用药, 为实现中药质控个性化、临床用药个体化、促进中医精准医学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生物通)

原文检索:

王伽伯, 李春雨, 朱云, 等. 基于整合证据链的中草药肝毒性客观辨识与合理用药: 以何首乌为例. 科学通报, 2016, 61: 971–980
Wang J B, LI CY, Zhu Y, et al. Integrated evidence chain-based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duced hepatotoxicity and rational usage: Exemplification by polygonum Multiflorum(He shou wu) (in Chinese). Chin Sci Bull, 2016, 61: 971–980, doi: 10.1360/N972015-0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