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细胞的内质网(ER)是一个连续的膜系统,其片状和管状结构组成了复杂的网络。科学家们发现,ER形态是由一些整合膜蛋白塑造的。他们正在用突变蛋白进行功能研究,揭示ER形态和膜动态的生物学意义。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张宏(Hong Zhang)研究员和胡俊杰(Junjie Hu)研究员在Trends in Cell Biology杂志上发表综述文章,深入探讨了塑造ER独特形态的具体机制。文章指出,ER形态发生需要借助一些通用的蛋白模块,比如跨膜发夹、两亲螺旋和卷曲螺旋。

文章还描述了与ER形态密切相关的细胞功能,及其在发育过程中的潜在作用。ER离散位点会接触其他细胞器,调控细胞器的分裂、成熟和定位。而ER形态决定着自己与其他细胞器的接触位点。这篇文章告诉我们,ER形态的塑造和维持非常重要。扰乱ER形态会影响它与细胞器的接触,阻碍膜转运和其他ER功能。这可能会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科学家们对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细胞中的一个关键质控网络。他们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抑制剂,并用它来处理ER应激的动物模型。研究显示,这种抑制剂能够为细胞提供保护,治疗退行性的失明和糖尿病。(更多信息请参见:Cell:内质网应激与退行性疾病)

内质网与线粒体的连接对于细胞的能量代谢很重要。瑞典Karolinska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发表文章,首次展示了这种连接在阿尔茨海默症早期发生的改变,揭示了神经元代谢与阿尔茨海默症发展的关联。(更多信息请参见:pNAS:阿尔茨海默症早期的神经元代谢)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上发表文章,阐明了细胞在内质网压力下的自噬调控机制。自噬是细胞应对内质网(ER)压力的保护性应答,有助于未折叠蛋白的去除和降解。这篇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杨卫军教授。(更多信息请参见:浙江大学发表自噬研究新成果)

作者简介:

张宏 博士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科院“****”获得者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创新课题组组长
教育经历:1987-1991年 安徽大学 本科;1991-1994年 北京大学医学部 硕士;1994-2001年 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 博士。任职经历:2001-2004年 马萨诸塞总医院癌症中心 博士后;2004-2009年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2009-2012年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高级研究员;2012年-至今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胡俊杰 博士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课题组组长
200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系。随后,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生物学系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转学至纽约大学医学院,学习研究胰岛素信号转导的结构基础。2005年获药理学系博士学位。2005年12月至2008年6月,于哈佛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研究管状内质网成形的机制。2008-2012年担任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013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获得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国际青年科学家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及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称号。于2016年入选“****奖励计划”青年项目。

生物通编辑:叶予

生物通推荐原文:Shaping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into a Social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