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研究发现了人类输卵管和子宫中的微生物,但一些研究人员对这些发现持怀疑态度。

科学家们早就知道,在健康的人体阴道内存在着多样化的微生物。但女性生殖道,包括子宫和输卵管中是否存在细菌,仍然存在争议。来自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BGI,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he microbiota continuum along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tract and its relation to uterine-related diseases”的文章,发现即使在没有感染的情况下,这些身体部位中也会出现不同的微生物群落。

对此来自爱达荷大学的微生物学家Larry Forney(未参与该项研究)点评道,“关于生殖道中是否存在细菌的讨论至少可以追溯到几年前了。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研究,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促进了人们对这一研究领域的了解。”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0月17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分别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吴瑞芳教授,华大基因Huijue Jia,以及华南理工大学的Junhua Li。


(居中为吴瑞芳教授)

女性生殖道中的微生物

在此之前,女性上生殖道中是否存在细菌的证据非常少,一些研究人员提到了微生物与某些妇科疾病之间的联系,例如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些一般都是在子宫内发现的组织不正确生长造成的。

为了了解女性体内微生物是否存在的这个问题,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吴瑞芳教授等人收集了110例女性患者生殖系统的样品,这些患者她们正在接受与细菌感染无关的疾病的手术治疗,比如纤维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之所以寻找这些样品,是因为这样可以避过阴道和子宫颈,而在正常取样过程中,需要通过阴道和子宫颈,但这两者很容易出现污染。

取样后,研究人员利用核糖体RNA(rRNA)测序方法,鉴别下部生殖道区域(如阴道和子宫颈)以及上部区域(包括输卵管和子宫内膜,连接子宫)中不同的细菌群落及其相对的丰度。由此他们发现,下部区域主要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这与之前的研究结论一致。但是同时研究人员也发现在上部区域中,这种细菌丰度减少,呈现出更多样化种群。

吴教授表示,嗜酸乳杆菌在下生殖道中较为丰富,是因为这种物种的生长优势抑制了其他细菌的生长。而上生殖道中的嗜酸乳杆菌少,因此给了其他细菌生长的机会。

这项研究还报告了某些条件存在与否情况下,生殖道微生物组成的差异,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不育症。


争论与争议

麻省总医院的一名生殖生物学家Caroline Mitchell(未参与这项研究)表示这项研究证实了她之前发表的子宫内微生物相关研究成果,但是她也指出,“对于任何低生物量样品进行的16S(rRNA基因扩增)测序研究,我都是持怀疑的态度。”她解释说,尤其是当这项最新研究采用的测序方法应用到被认为含有少量微生物的区域,如上生殖道时,这很容易出现细菌污染物。

这项研究确实采用了一些措施控制污染(来自外科医生的手套、患者皮肤,以及用于进行实验的水和拭子等材料)。然而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但这不能完全解答我的质疑,他们在上生殖道中发现的许多细菌是水分和土壤中常见的分类细菌,因此我怀疑其中一些是污染物。”

马里兰大学微生物学家Jacques Ravel认为,这项研究的另一个主要限制在于,研究样品来源的所有女性都不完全健康,因为她们都需要手术治疗。“他们做了大量的分析工作,但对我来说,关于上生殖道是否存在健康微生物还是一个大问题,”他说。

Ravel还表示,研究与子宫相关疾病的联系尚不成熟。“许多人在一些论文中提到了细菌和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但他们忘记了这也可能是由于疾病引发的微生物变化。”

吴教授对此做出了回应,她表示虽然这项研究指出细菌与子宫相关疾病之间存在潜在的联系,但还不能确定因果关系。他们将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她说:“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正在进一步研究妇科,产科疾病与细菌之间的关系。”

(生物通:张迪)

作者简介:

吴瑞芳

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深圳医院妇产科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生副导师。系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吴阶平医学研究奖获得者。兼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内分泌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深圳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深圳市生殖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编委,《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杂志常务编委。从事妇产科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20余年,曾先后到美国得克萨斯州医学中心Methodist 医院、澳大利亚利物浦医院、香港城市大学从事临床科研工作及学术交流。对妇产科疑难病及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肿瘤的诊疗,多次应邀于北京、山东省及福建省和广东省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做专题学术报告和手术演示。作为课题负责人与主研人取得8项重大科研成果,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6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9名,协助培养博士生2名。

原文标题:

The microbiota continuum along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tract and its relation to uterine-related dise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