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家最有趣的生物科技公司,已经实现了早期看似不切实际的诺言,利用人工智能(AI)来彻底改变卫生保健。
1月5日,深圳iCarbonX公司创始人、华大基因前CEO王俊在数字生活峰会(Digital Life Summit)上表示,他们已经与来自世界各地、专门收集不同类型卫生保健数据的七家科技公司,结成了一个宏大的联盟。该联盟将使用算法来分析大量的基因组、生理学和行为学数据,并通过一个应用程序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定制的健康和医疗建议。
这次公告应该说是iCarbonX期待已久的首次亮相,王俊于2015年10月辞去他在华大基因(BGI)的领导职位(Nature关注:王俊卸任华大基因CEO),之后不久,就创办了iCarbonX公司。该公司目前已经筹集了超过6亿美元的投资,这与其大部分的竞争对手——被认为投资数千万(尽管谷歌等几个大公司没有透露确切数字)——形成了相比。2亿美元的初始资金大部分来自于深圳的腾讯公司,其拥有社交媒体应用平台微信(WeChat)。在这次峰会上,王俊说,另外大约4亿美元已投资于联盟成员,但他拒绝透露来源。王俊还展示了称为Meum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在拉丁语中是“我的”的意思,客户可使用它来输入数据和接受建议。延伸阅读:华大基因王俊接受Nature、Science专访(上);华大基因王俊接受Nature、Science专访(下)。
此外,谷歌、IBM和各种规模较小的公司(如西雅图的Arivale),也正在研发类似的技术。但王俊说,iCarbonX联盟将能够更便宜、更迅速地收集数据。
通过该联盟合作伙伴提供的工具,是最前沿的,并且该设置将允许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无缝整合;此外,王俊指出,中国庞大的人口已经习惯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分享信息。他说:“没有人能够以同样的规模来收集我正在收集的数据。”王俊相信,他可以在五年内得到来自一百万个人的样本和数据,反过来,这将带来一个更智能的AI。
他的计划是由基因组学挫折驱使的。最大的基因组学研究只能提供“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的相关信息,例如发现一种基因,使一个人只有1%或2%的几率更容易患上心脏病。所以,除了挖掘客户的基因组之外,iCarbonX联盟将从各种组织搜索生物学分子,以为某些人的健康提供更准确的和可操作的信息。王俊选择联盟成员来挖掘这样的信号。
例如,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的SomaLogic,有一种芯片,可以同时测量4200个蛋白。在六月,研究人员使用市售的precursor,读取1130个蛋白,能够通过测量九个血蛋白的活性,来预测哪部分心脏病发作的患将有复发(p. Ganz等人。J. Am。医学。结合315、2532–2541;2016)。
另一个联盟的成员,加利福尼亚圣拉蒙的HealthTell,研发了一种芯片,采用330000个蛋白片段的微阵列,来从血液样本中搜寻抗体,来回答有关疾病进展、过敏和疫苗有效性的问题(J. B. Legutki等人。自然传播。5,4785;2014)。另外,剑桥的patientsLikeMe,要求其500000名左右的用户,将有关“疼痛程度、睡眠和疲劳”的不明确的数据,上传到一个网站。这些都与医学数据、行为模式和用户的疾病体验和药物相结合,来发现预测这种“immeasurables”的模式。
最终的结果将是一组不同来源的、难处理的数据,这就是为什么“王俊及其在iCarbonX的团队正在开发算法,来了解这些变量与健康或疾病状态有何关联”的原因。Meum应用程序可让用户输入他们的膳食和活动水平,以及任何生理或生命体征数据,并给出“吃什么,什么时候睡觉、他们应该如何进行活动”的相关建议。
这些意见可能会混淆风险投资将如何运作。华盛顿一家药物开发宣传组织FasterCures的高级研究员Bernard Munos说,该联盟将给iCarbonX提供一组高质量的指标,应能减少数据中的噪声,并允许模式出现。“考虑到他们将要处理的变量的数量,这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他担心一些系统的混乱行为。联盟成员旧金山一般自动化实验室技术,将对于“生活在人体中的微生物可能对他们健康有何影响”提供个性化的评估。但是Munos说,我们对微生物组知之甚少,并且它们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在个体层面上,生物学的随机性很难捕捉,更不用说模型了。我祝福他们,但是,此刻,我对他们成功的机会持谨慎态度。”
其他人对王俊充满信心。联盟成员SomaLogic的创始人和主席Larry Gold说:“这不是胡说。他用很美好的前景吸引你,然后他让这一切实现。”
王俊敏锐地意识到,该公司的成功将取决于其用户是否愿意提交数据,并听取应用程序给出的建议。他说,他在峰会上频频举杯喝酒的时候:“Meum诉我不要喝酒,但我没有听。”
(生物通:王英)
生物通推荐原文:
Chinese AI company plans to mine health data faster than rivals. Nature 541, 141–142 (12 January 2017) doi:10.1038/54114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