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新加坡基因研究院、暨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hromosome 1q21.3 amplification is a trackable biomarker and actionable target for breast cancer recurrence”的文章,揭示了由1q21.3导向的S100A7/8/9-IRAK1反馈环路,是乳腺癌复发的关键组成部分,研究人员指出1q21.3扩增既作为追踪肿瘤的生物标志物,也是乳腺癌治疗的可能靶点。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9月25日的Nature Medicine杂志上,新加坡基因组研究院癌症生物及分子药理实验室高级主任,暨南大学教授于强(Qiang Yu)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也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一直在不断增加。乳腺癌的发病与遗传有关,以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这种恶性肿瘤通常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会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乃至危及生命。
乳腺癌复发是困扰科学家们的一大难题。在乳腺癌发生早期,离开原发位的肿瘤细胞会在肺,骨,和脑等多个远端器官,播种生长成致命的转移病灶。目前临床上亟待有效的新生物标志物和治疗解决方案,在最新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标志物:染色体1q21.3扩增,可以作为乳腺癌复发的追踪生物标志物和可行的治疗靶标。
通过实验,研究人员发现一种与乳腺癌复发密切相关的乳腺癌细胞亚群,也就是具有肿瘤起始细胞(TIC)特征的乳腺癌细胞亚群中会出现1q21.3染色体拷贝数扩增富集。无论是哪种乳腺癌亚型,这种扩增在原发性肿瘤中出现的几率为最多10-30%的,但在复发性肿瘤中出现的几率高达70%。
研究人员也发现血液无细胞DNA(cfDNA)扩增与乳腺癌患者早期复发密切相关,同时也可以用于跟踪肿瘤是否对化疗出现耐药性。此外研究人员进一步还发现1q21.3能编码S100钙结合蛋白(S100A)家族成员,主要包括S100A7,S100A8和S100A9(S100A7 / 8/9),它们与IL-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建立了一种反馈环路,驱动肿瘤的生长。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功能性环路可以被小分子激酶抑制剂pacritinib干扰,导致1q21.3扩增乳腺肿瘤生长首先受到破坏。
这项研究揭示了由1q21.3导向的S100A7/8/9-IRAK1反馈环路,是乳腺癌复发的关键组成部分,既作为追踪肿瘤的生物标志物,也是乳腺癌治疗的可能靶点。
此前,于强教授研究组还发现IRAK1是治疗乳腺癌转移及紫杉醇耐药的一个有前景的靶点,他们证实IRAK1在部分乳腺癌,尤其是TNBC中过表达,在TNBC中IRAK1发挥作用驱动了侵袭性生长、转移及对紫杉醇治疗耐药。他们证实IRAK1过表达通过分泌NF-κB相关细胞因子赋予了TNBC生长优势,转移性TNBC细胞显示对IRAK1的依赖性,使得它对遗传和药物抑制IRAK1高度敏感。研究人员发现,紫杉醇治疗诱导了强有力的IRAK1磷酸化,使得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增加,癌症干细胞富集及对紫杉醇治疗产生耐药。药物抑制IRAK1可通过抑制p38-MCL1促存活信号通路触发大量细胞凋亡来逆转紫杉醇耐药。
三阴乳腺癌是乳腺癌中最凶险也最难治疗的一种,大约占乳腺癌的16%。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五月九日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Scripps研究所(TSRI)的科学家们成功开发了一种靶标致癌RNA的药物,首次成功在动物模型中抑制了三阴乳腺癌的生长。(更多信息请参见: pNAS:乳腺癌研究获突破性进展)
乳腺癌细胞很容易扩散到骨骼、肺部、肝脏、淋巴结和大脑,乳腺癌死亡90%是癌转移造成的。杜克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小鼠研究中鉴定了乳腺癌入侵骨髓的关键分子,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他们利用这一发现成功阻止了乳腺癌细胞进入骨髓,还将这些细胞驱赶到血液中,使其暴露在药物面前。(更多信息请参见: Science转化医学:让乳腺癌告别骨转移)
原文标题:
Chromosome 1q21.3 amplification is a trackable biomarker and actionable target for breast cancer recur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