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军医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n interferon-independent lncRNA promotes viral replication by modulating cellular metabolism”的文章,揭示了一种由病毒诱导lncRNA介导的病毒感染代谢反馈方式,也为研发广谱抗病毒治疗剂提供了一个潜在的靶标。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0月26日的Scienc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第二军医大学曹雪涛院士,曹雪涛院士现任职第二军医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主要从事肿瘤免疫治疗和分子免疫学方面的研究,曾在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学和肿瘤的免疫与基因治疗研究方面获得重要成果。
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必须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完成自身的繁衍,具有高度寄生性,因此病毒需要调控宿主的代谢网络来提高其生存率。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细胞的代谢在病毒感染诱导的天然免疫中也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然而关于这种调控代谢变化的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至今科学家们了解的并不多,破解这一谜题对于理解病毒感染至关重要。
在最新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特殊的lncRNA,这种lncRNA并不是通过I型干扰素(IFN-I)诱导,而是由多种病毒诱导。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缺失lncRNA-ACOD1,那么就会极大的消弱通过IFN-I/IRF3非依赖性途径的病毒感染,而且细胞质中的lncRNA-ACOD1能直接结合代谢酶glutamic-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2) ,增加后者的催化活性。重组GOT2蛋白及其代谢物可以挽救lncRNA-ACOD1缺陷后导致的病毒复制,增加致死率。
由此可见,这项工作揭示了一种由病毒诱导lncRNA介导的病毒感染代谢反馈方式,也为研发广谱抗病毒治疗剂提供了一个潜在的靶标。
近期,曹雪涛院士研究组还发现RNA解旋酶DDX46能够通过RNA去甲基化修饰,抑制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这一重要的发现提出了一种新的天然免疫与炎症调控机制,为理解抗病毒天然免疫的分子机制提出了新思路。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8月28日的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表观遗传在天然免疫中的新调控作用
此外,这一研究组还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浙江大学等团队在抗病毒免疫新机制方面取得突破进展,揭示了甲基转移酶在促进干扰素抗病毒效应中的重要功能,相关成果公布在Cell杂志上。中国医学科学院曹雪涛院士发表Cell文章
(生物通:万纹)
作者简介:
曹雪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1964年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87年考入第二军医大学,1986年本科毕业后攻读基础免疫学硕士,1990年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讲师,92年晋升教授,96年晋升博导,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亚太免疫学联盟主席、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0年创建浙江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曹雪涛院士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国家973免疫学项目首席科学家,863计划领域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免疫学重大项目和创新团队项目负责人和国务院学位评议委员会基础医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任《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主编、Gene Therapy副主编、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共同主编,任Cell、Annual Reviews of Immunology、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J Immunol、 J Biol Chem等杂志编委。
曹雪涛院士长期从事免疫识别与免疫调节的基础研究、免疫治疗的应用研究。2004年发现了树突状细胞新型亚群而发表了国内第一篇Nature Immunology论文。之后在天然免疫和免疫调节方面有一系列重要工作。作为通讯作者共发表Nature Immunology、Cancer Cell、Immunity、J.Exp.Med.、Blood、J Immunol,Cancer Res, J Biol Chem等SCI收录论文200多篇,编写和共同主编专著5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Ⅱ类新药证书2个、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
原文摘要:
An interferon-independent lncRNA promotes viral replication by modulating cellular metabo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