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公卫学院潘安教授和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Frank B. Hu教授等人受邀在代谢领域顶级期刊《Cell Metabolism》(影响因子18.16)发表了综述文章,从流行病学专家的角度对饮食和心脑血管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回顾了最近流行病学关于饮食类型和心脑血管健康的研究进展,指出了pURE研究中可能存在的方法学和数据质量问题。

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和中风是导致全球各地区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过去几十年,大量的研究让人们对饮食和心脑血管健康之间的关系理解得更加深入与透彻了。但是不同的研究结果往往会引起病人、医疗工作者、科学家、政策制定者以及大众的困惑。例如,最近进行的pURE研究通过对包括中国在内的18个国家的135000人的自我饮食报告进行了长达7年的跟踪观察,分析了三大供能营养素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提示,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和高死亡率相关,而低脂肪水平的摄入和低死亡率相关。论文2017年9月在Lancet杂志发表后引起了科学界的激烈讨论以及很多媒体的曲解和转载,特别是在中国,由于传统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水平较高,更加得到了广泛关注。

碳水化合物存在于各类食物中,是大部分人每日能量摄入的主要来源。传统的以聚合程度及其化学结构的分类方法(单糖、寡糖和多糖)很多时候并不能很好的区分碳水化合物的质量和对健康的影响,最近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关注到升糖指数和血糖负荷,膳食纤维的数量、类型以及食物的加工程度等。众多研究越来越清晰的表明,高质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例如较低的升糖指数和血糖负荷、较低的含糖饮料和添加糖类、较多的膳食纤维和全谷物食物)可以显著的降低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而在脂肪的摄入方面,最新的《美国膳食指南(2015-2020)》已经取消了对脂肪摄入总量的限制,转而关注脂肪的种类问题。一系列的研究证实,用多不饱和脂肪或单不饱和脂肪替代饱和脂肪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使用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精致淀粉、白米饭、添加白糖等)来代替饱和脂肪,则没有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这也提示精制碳水化合物和饱和脂肪对于心脑血管健康方面并无明显差异。

在pURE研究中,研究人员并未区别碳水化合物的种类,这种将好的和不好的碳水化合物混为一谈的做法显然并不科学。包含在pURE研究中的很多发展中国家,由于贫困和食物匮乏,很多人的主食为精细白米面类食物,而缺乏蔬菜水平和高质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类食物,同时这部分人的健康意识较差、医疗服务水平较低,因此文章中观察到的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和高死亡率的关联性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贫困相关的因素与死亡的关系。这也提示我们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关注混杂因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pURE研究中三分之一的人群来自于中国,而其中的膳食数据却有着很大的问题。来自全国营养调查的数据表明中国人群中自2002年开始脂肪的摄入已经接近和超过总能量摄入的30%,部分发达大城市已经接近40%,但在pURE研究中,脂肪供能比却仅有17.7%。这不得不让人对这个研究的数据产生极大的怀疑。但迄今为止,该研究作者并未对数据质量做出任何公开回应。

营养流行病学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思想,最新的发展越来越强调整体膳食模式的重要性,例如大量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及一些临床干预研究的结果表明,地中海饮食法、DASH饮食法以及AHEI饮食方式等健康饮食模式能够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随着基因组学等多组学技术的普及,将多组学的方法应用到大型队列研究中,结合一些新的膳食测量方法(如可穿戴设备和人工智能等)以及多次重复测量等动态观察,将极大的推动日益兴起的“精准营养”更进一步的发展。

潘安教授等人强调,为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带来的负担,人们应该更加关注饮食质量和不同营养物质(如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的来源问题,而非过度强调数量。尽管不同饮食模式推荐的食物类型各不相同,但是健康的饮食方式一般富含全谷物、蔬菜、水果、鱼类、豆类和坚果类食物,适量的低脂或脱脂乳品,以及尽可能少的红肉、加工肉类、精致谷物以及添加糖的食品和饮料等。

文章作者还包括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的林旭教授,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 Elena Hemler女士和Frank B. Hu教授。潘安教授和Frank B. Hu教授为该文章的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组部青年****、中国科学院和美国NIH等机构的资助。

原文标题:

Diet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in population-Based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