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COVID-19疫情大流行以来,截止至3月15日,全球累计病例超过17万例,病死率约为3.7%。世界各地的研究小组都在努力开发抗SARS-CoV2的活性物质。

冠状病毒最具特征的药物靶点是主蛋蛋白酶(Mpro,又称为3CLpro)。与木瓜蛋白酶一样,这种蛋白酶对处理病毒RNA翻译过来的多聚蛋白类起重要作用。抑制这种酶的活性能阻止病毒复制。已知人类蛋白酶不具有类似切割特异性,因此该酶抑制剂不太可能对人体造成毒性。

此前,研究人员设计了拟肽α-酮酰胺作为β和α冠状病毒主要蛋白酶的广谱抑制剂。其中,名为11r的化合物在Huh7细胞中抗MERS-CoV效果最佳。但其抗病毒活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细胞类型。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将p3-p2酰胺键结合到吡啶酮环,以提高化合物在血浆中的半衰期,再用不太疏水的Boc基团取代疏水性肉桂酰,得到名为13a的化合物。为了增强对b类β冠状病毒(SARS-CoV-2)的抗病毒活性,研究人员牺牲了一部分广谱性,用较小的环丙基替代了p环己基,得到名为13b的化合物。

优化后的抑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显示出明显的肺倾向性,适合通过吸入途径给药。

为了检验新吡啶酮环是否与靶标的三维结构相融,柏林X-射线资源BESSY II的研究人员在1.75Å分辨率下测定了SARS-CoV-2 Mpro的三维结构,完成了该病毒功能蛋白结构解析,以及药物化合物与SARS-CoV-2 Mpro复合体的晶体结构。

在这里,研究人员通过高亮度X-射线光束分析小蛋白质晶体,呈现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结构信息,然后用计算机算法计算蛋白质分子的复杂构型和电子密度。对系统性开发抑制病毒繁殖的靶向药物非常有用。

这篇《Science》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世界著名病毒学家Rolf Hilgenfeld,他在2002/2003 SARS流行期间开发了一种抗SARS病毒的抑制剂。2016年,他成功破译了寨卡病毒的一种关键酶。新文章提供的3D结构为开发活性物质或抑制剂提供了具体起点,即将合成的新药能与大分子的靶点特异性地对接阻碍其功能。

原文检索:Crystal structure of SARS-CoV-2 main protease provides a basis for design of improved α-ketoamide inhibitors

(生物通:伍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