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罕见病患者而言,诊断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更别提治疗了。大约只有一半的患者能明确病因,而有药可治的还不到10%。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拓展了罕见病的研究手段,加快了致病基因的探索进程。

近日,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新一代的基因组、分子和多参数免疫学分析工具,帮助一名多年遭受疾病折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找到了致病突变,并幸运地找到了治疗方法。这项成果于8月3日发表在《Immunity》杂志上。

该患者是一名18岁的女孩,她被转诊到西奈山的未确诊疾病项目。这个女孩自出生后就表现出自身炎症性疾病的症状。她出生后出现大量的皮疹,一岁时反复出现腹泻和呕吐,三岁时出现水肿和尿蛋白,而肾脏并发症导致其在11岁时不得不进行肾脏移植。她还患有哮喘,对食物和环境过敏,且体重增长缓慢。

考虑到父母的健康状况良好以及疾病的早期发作,研究人员假设临床综合征的原因是隐性或新发(de novo)的遗传突变。于是,他们对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细胞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但起初并未发现任何可能导致疾病的隐性变异。

之后,当他们搜索读取频率较低的新发嵌合突变时,他们发现27%的片段中存在JAK1变异(JAK1 c.2108G > T)。后续的Sanger测序证实了c.2108G > T变异的存在。此变异导致高度保守区域中的丝氨酸被异亮氨酸取代(S703I),并被预测为高度破坏性。

通过细胞系中开展的一系列实验,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改变导致JAK1的过度磷酸化,并导致与JAK1相互作用的蛋白过度磷酸化,表明它激活了下游的STAT信号通路。不过,他们也指出,这种功能获得性变化不一定会导致所有下游通路的激活,因为某些通路似乎并未受到影响。在此过程中,他们使用了Fluidigm的质谱流式细胞技术(CyTOF)。

研究人员还用突变特异性探针开展微滴式数字pCR(ddpCR)分析,以评估不同组织中携带突变的细胞比例。他们对口腔拭子、粒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以及内窥镜活检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名患者携带了嵌合突变,其出现可追溯到早期胚胎发育阶段,也就是受精至原肠胚形成的这个阶段。

考虑到杂合突变的镶嵌性,他们预计一些细胞仅包含WT JAK1转录本,而另一些包含WT和S703I JAK1转录本。然而,通过单细胞转录组分析,他们发现两个等位基因的表达似乎是互相排斥的,因为很少有细胞表达两种转录本,而不是预计的50%。这个结果表明JAK1可能存在单等位基因偏倚(monoallelic bias),这种模式是最近才在常染色体转录组中发现的。

他们认为,这挑战了遗传学教科书中的经典理论,也许有助于解释人们在遗传疾病中经常遇到的反常现象。

随后,研究人员想了解JAK抑制剂是否可以治疗她的疾病。利用患者的细胞和血液样本,他们测试了经过美国FDA批准的两种泛JAK抑制剂的作用:Tofacitinib和Ruxolitinib。他们发现,Tofacitinib似乎更强烈地抑制了该变异的作用。

在这之后,患者就接受了低剂量Tofacitinib的治疗(每日5 mg)。八周后,她的炎症标志物恢复正常,而皮肤病和胃肠道症状几乎完全缓解。开始治疗后,患者保持稳定状态长达两年。但不幸的是,她因患上新冠肺炎而死于急性呼吸衰竭。

通讯作者、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副教授Dusan Bogunovic表示:“将先进的临床护理以及新一代测序和实验室研究相结合,我们成功诊断并治疗了危及生命的疾病。”他认为,这些发现为深入研究遗传疾病的复杂性开辟了新的途径,并展现了未来个性化医学的模型。(生物通 薄荷)

原文检索

Complex Autoinflammatory Syndrome Unveils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JAK1 Kinase Transcriptional and Biochemical Function

https://doi.org/10.1016/j.immuni.2020.07.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