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项新的研究披露,基因变异度最大的“避难”乌龟会比基因多样性较低的乌龟更容易在迁移它处的保护措施中存活下来。这些发现提示,在选择目标个体时,位置迁移措施应考虑基因变异因素,而非仅仅关注那些在地理或基因上与目标群体最相似的个体。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正在驱动数量创纪录的物种走向灭绝,它们代表了全世界范围内众多保护工作所遭遇的挑战。保护濒危物种所采用的一种保护策略是将动植物个体转移到那些它们已经在当地灭绝的地区,或将其转移到新的地方,而它们可能会在这些新的地方增加当地数目正在衰减的本地动植物群体的数量。

尽管该方法正变得日益常见,但由于其长期成功率常常不良,因此它通常作为保留到最后的手段。在这一领域的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是这些措施是否会在以下情况时最为成功:即目标个体来自环境相似地区或来自基因上接近的目标群体,或当这些措施聚焦于整体的基因多样性。为测试这些假说,peter Scott和同事使用了被移置的莫哈韦沙漠龟的长期数据集;这些乌龟中有许多过去是被俘获的宠物龟;它们被带至内华达州的沙漠龟保护中心的迁移处。

Scott等人分析了在一个长达20年的时期内或生或死的166个“避难”沙漠龟的基因组数据;结果发现,地理距离或基因相似性对其迁移后的存活均无任何影响。相反,迁移成功的最重要的预测因素是杂合性,即基因组变异程度最高个体的存活率要比其它个体高得多。

尽管作者指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了解存活率增高的原因,但新的见解提示了改善当前迁移措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