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过去与当代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于有效保护至关重要。气候变化已经深刻影响了自然种群的丰度、分布、物候及生理等。在气候变化影响下,物种面临着原有栖息地丧失或质量下降的风险,迫使它们迁移到新的栖息地。然而,栖息地破碎化会阻碍这一迁移过程,增加局部种群的丧失风险。由于两栖动物扩散能力弱,气候变化可能给它们带来比其他陆生脊椎动物类群更严重的威胁。良好的栖息地连通性则赋予自然种群在气候变化影响下拥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因此,掌握气候变化对两栖动物栖息地适宜性与连通性的影响,能为相关物种进化与生态学研究及保护提供重要参考与新的思路。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胡军华研究员与华中师范大学罗振华副教授、中山大学刘阳教授开展合作研究,以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为研究对象,解析了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其栖息地质量和连通性的变化。该研究基于不同的全球气候模型和未来气体排放情景,评估了历史、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下棘胸蛙栖息地适宜性及连通性的变化格局。研究发现,在末次盛冰期,棘胸蛙适宜栖息地缩减且明显向北转移;此后,其可用栖息地的范围明显扩张。在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过热”的气候条件极有可能导致棘胸蛙可用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程度加剧;连通性也将大幅(50-75%)降低。该研究明确了中国南部山区及中越边境地区为棘胸蛙保护的优先区域。这些结果阐明了气候变化对以棘胸蛙为代表的山地两栖动物的复杂影响,强调了在扩散能力较弱的物种保护中,栖息地适宜性及连通性均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结果以“Combining the responses of habitat suitability and connectivity to climate change for an East Asian endemic frog”为题发表于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Zoology(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86/s12983-021-00398-w)。罗振华副教授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胡军华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西部之光”等项目的资助。

图1. 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摄影 梁家骅)

图2. 从历史到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栖息地适宜性

(LIG: 末次间冰期; LGM: 末次盛冰期; MidH: 全新世中期)

图3. 从历史到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适宜栖息地斑块和最小成本扩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