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jari病毒的低温电子显微镜重建。突出的刺突是不成熟黄病毒(如登革病毒)的典型特征,但揭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组织。
在研究人员发现未成熟黄病毒颗粒模型最初被错误解读后,针对登革热和寨卡等昆虫传播的病毒可能会设计出更好的疫苗。
来自昆士兰大学和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现在已经确定了不成熟黄病毒的第一个完整的3D分子结构,揭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组织。
昆士兰大学的副教授Daniel Watterson说,这个研究是在研究昆虫特有的宾加里(Binjari)病毒时发现的。
Watterson博士说:“我们使用的是澳大利亚的可安全处理的宾加里病毒,我们将这种病毒与更危险的病毒基因结合,制造出更安全、更有效的疫苗。”
“但在分析宾贾里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从2008年开始研究的分子结构并不完全正确。
“想象一下,当你的设计蓝图出错时,你试图建造一座房子——这正是你试图建造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而你的分子'地图'不太正确时的情形。”
该团队使用了一种称为低温电子显微镜的技术来为病毒成像,从莫纳什的拉玛希奥蒂中心的低温电子显微镜设备产生了高分辨率的数据。
研究人员收集了数千张病毒的二维图像,然后将它们结合使用一个名为“MASSIVE”的高性能计算平台,构建出一个高分辨率的3D结构。
莫纳什大学的副教授Fasséli Coulibaly是这项研究的共同领导者,他说,这一发现可能会导致针对黄病毒的新的和更好的疫苗,黄病毒在全球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
Coulibaly博士说:“黄病毒在全球分布,每年仅登革热病毒就感染约4亿人。”
“它们导致一系列潜在的严重疾病,包括肝炎、血管休克综合征、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先天性畸形和胎儿死亡。
“这种结构定义了未成熟病毒在感染之前的确切线路,我们现在对病毒组装过程中的杠杆和滑轮有了更好的理解。”
“这是我们和其他人基础研究的延续,如果没有这些来之不易的基础知识,我们就不会有设计未来治疗方法所需的坚实基础。”
原文检索:The structure of an infectious immature flavivirus redefines viral architecture and maturatio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