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新冠疫苗捷报频传。11月上旬美国pfizer和德国BioNTech宣布两家联合研究的新冠疫苗有效率高达90%,随后俄罗斯宣布其研发的新冠疫苗Sputnik V的有效率高达92%,最近Moderna公布其研发的新冠疫苗有效率更是高达94.5%。这些喜人的消息给全球日渐严峻的新冠防控带来了曙光。然而,在产量有限的当前阶段,探究最优的疫苗分配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我院流行病学课题组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牛艳博士和法国蒙彼利埃大学Roger Frutos教授团队合作在柳叶刀预印网站SSRN上公开了新冠肺炎疫苗最优评估方案研究结果。
该研究基于课题组已构建的多种群和多途径的新冠肺炎传播动力学模型(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 2020a, 入选高被引论文)、人传人的新冠肺炎SEIAR模型(China CDC Weekly, 2020)、跨年龄组传播的新冠肺炎动力学模型(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 2020b)、以及流行病学特征论文(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 2020),构建了新冠肺炎不同人群结构(年龄组)的传播动力学模型,将总人群分为4个年龄组(£14岁,15-44岁,45-64岁和365岁),以类似于武汉这样的超级城市为人口学和传播模式背景,计算传播能力,并模拟了新冠肺炎疫苗两种可能的场景:一是接种疫苗后可以降低疾病的传染性;二是接种疫苗后可以降低疾病严重性。
研究结果表明:1)在类似于武汉疫情的大背景下,在1个15-44岁的病人/无症状者可以感染4.28个15-44岁的易感者,2.61个45-64岁的易感者,和1.69个365岁的易感者。2)从降低传播的角度考虑,首先覆盖约90%的15-44岁的中青年,其中包括医生、教师、司机和餐饮服务等高危人群,可以很好的降低新冠肺炎的传播;若从降低疾病严重性考虑,应优先接种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包括降低新冠感染者的重症率和病死率等。3)若从接种比例和接种方式考虑,在疫苗效果超过90%的条件下,在一个城市层面,第一天接种10%的总人群,第二天接种10%的剩余人群,第三天接种10%的剩余人群,以此类推,约持续接种6个月可以很好的控制疫情。该研究结果有望为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我院博士研究生赵泽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牛艳博士、我院硕士研究生罗丽为并列第一作者,我院陈田木老师和法国蒙彼利埃大学Roger Frutos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获得了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和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3719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