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脱发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最麻烦的问题之一,因为脱发已经极大地影响了年轻人的形象。
幸运的是,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科学家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细胞来重新编程来治疗秃顶。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家Ernesto Lujan说,他的公司dNovo可以通过基因“重组”普通细胞(如血液细胞或脂肪细胞),将它们直接转化为毛发干细胞。
该公司的研究人员已经将毛发干细胞移植到小鼠体内,让无毛老鼠长出人类毛发。
图|无毛老鼠在移植毛发干细胞后长出一簇人类毛发。(来源:DNOVO)
毛发干细胞确实可以“二次发育”皮肤毛囊并长出新的毛发,但令人困惑的是,为什么普通细胞可以变成毛发干细胞?
Ernesto Lujan说:“在生物学中,我们可以将细胞理解为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固定的身份,而基因编程就是将细胞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
这种“细胞状态转换”的方法在21世纪初取得了关键的突破,当时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将任何类型的组织转化为功能性的、胚胎状的形式。在干细胞。因此,科学家们意识到他们可以制造几乎所有种类的细胞。
然而,在实践中,制造特定类型细胞的方法一直难以捉摸,而且在将实验室培育的细胞送回人类身上时也面临着困难。
除了“细胞状态转换”的方法外,哈佛大学的卡尔·科勒教授还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通过生长类器官来培育毛发干细胞。当科勒教授最初致力于治疗耳聋时,他想在耳内培育毛发状细胞,但他培育的类器官最终是带有毛囊的皮肤。
这是一个意外,但也是一个惊喜,使科勒教授能够培育出球形皮肤类器官,这种器官可以生长150天左右,直径约为2毫米,有一个清晰可见的管状毛囊。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正在观察来自其他捐赠者的细胞,看看类器官是否能赋予头发独特的颜色和质地。
图|皮肤类器官覆盖着毛囊。(来源:哈佛医学院)
科勒教授说,虽然这种方法产生的头发是内生的,但它也为解决秃顶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
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找到一种方法来治疗脱发和秃顶,路还很远,科勒教授说,用这种方法治疗脱发需要定制(毕竟,每个人的DNA是不同的),而且需要很高的成本。
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说,通过移植毛发干细胞来挽救脱发是不可行的。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找到脱发的原因,然后开正确的药。
脱发的原因随着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加,脱发已经成为我国的普遍现象。
据调查,中国目前有超过2.5亿人患有脱发,也就是说,每6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脱发。
更可怕的是,在脱发人群中,90后占到了39.9%!其中,女性约占43.7%,男性约占51.4%。没想到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踏上了掉发的道路。(有时候简直是“秃顶”)
但是,头发不是你说不掉就不掉的。我们目前面临的脱发主要有以下六个因素:
1)雄激素性脱发(脂溢性脱发):这类脱发与遗传、雄性激素有关,属于永久性脱发。主要表现为发际线后退,头顶头发逐渐减少稀疏,少数表现为头发弥漫性稀疏;
2)免疫缺陷性脱发:免疫缺陷性脱发是斑秃。主要特征是短暂无痕脱发,毛囊保留;
3)营养异常脱发:当毛囊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或某些营养物质对细胞的毒性过大时,头发可能会脱落;
4)药物性脱发:癌症患者在化疗药物治疗过程中,化疗会损伤癌细胞以外的正常细胞,如毛囊细胞,从而导致脱发;
5)内分泌失调脱发:产后、更年期、口服避孕药等都会引起一定时期的雌激素缺乏症,导致脱发;
6)精神性脱发:由于精神压力过大(包括熬夜),头皮毛毛肌收缩,导致头部血液循环紊乱,从而导致脱发。研究还表明,过度的压力会分泌应激激素皮质酮,抑制GAS6基因的表达,从而使毛囊长期处于静止状态。
相关研究表明,90后脱发的主要原因是熬夜和压力,其次是缺乏锻炼和不良的饮食习惯。
对于脱发后的“保养”来说,预防脱发更重要,毕竟植发费用昂贵。
自我诊断脱发和预防脱发为了防止脱发,首先需要确定自己是否有脱发问题。
正常人每天会掉50-100根头发。如果你每天掉100根以上的头发,这意味着你的头发可能已经离开头皮,准备“起航”了。这时,你需要注意找出脱发的原因。
除了计算你已经失去了多少头发,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来测试脱发:用你的拇指,食指,中指,轻轻抓住一小部分的头发从根头发,然后轻轻向上拉在持续这个动作重复5 - 6次头皮的不同部分。如果你每次掉头发超过3根,就有秃顶嫌疑。
除遗传性脱发外,其他由外部因素引起的脱发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避免,包括但不限于:
1)调整心态:防止压力过大导致脱发,散步、适当运动有利于头发生长;
2)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有助于改善脱发;3)注意营养平衡:饮食中增加高蛋白食物;
4)每天梳头:按摩头皮,促进头部血液循环。
看完这篇文章后,你决定好好睡一觉了吗?
引用: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22/01/18/1043751/bald-lab-grown-hair-cells/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jdv.1707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417-2
(来源:互联网,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