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发布2018年度“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并分别就 “全球碳源汇时空分布状况”、“‘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及态势”与“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3个专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10—2017年全球大气CO2浓度呈上升趋势,且与前40年相比增速不降反增。但中国自2013年以来增速基本为零,2017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了46%,已提前实现到2020年单位GDp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承诺。
国家遥感中心主任王琦安认为,自签订京都议定书以来,减缓全球大气CO2浓度增长、抑制全球变暖目标并没有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仍需全球共同努力。
中国碳排放总体虽呈上升趋势,但因政府积极采用了推广应用清洁能源与实施重大生态工程等措施,碳减排成效明显,排放增速逐渐降低。但中国仍是碳排放大国,经济增长伴随着碳排放的增长,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减排压力。
中科院院士、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专家组组长郭华东介绍,本年度报告充分发挥了我国首颗全球大气CO2监测科学试验卫星(TanSat)的技术优势,结合多源遥感数据,监测分析了2010-2017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时空分布格局,生成了国际首套2017年TanSat全球叶绿素荧光产品。
“TanSat可高精度地反演大气中CO2柱浓度,监测大气CO2浓度分布情况,是全球性碳浓度多星观测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郭华东解释。
专家们特别指出,由于目前全球碳浓度遥感观测难以做到全天候、全视角和全方位对碳排放源和陆地碳源汇进行实时监测,因此构建全球碳浓度卫星监测网络仍需各国共同努力。
2018年度《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表明,全球主要碳排放源高值区域分布于美国东西部、西欧、东亚及南亚北部地区,低值区域分布于非洲、大洋洲、南美洲中部、北美洲北部以及亚欧大陆北部;主要碳汇高值区域分布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森林地区以及全球主要热带雨林地区。全球碳源汇是人类活动和自然活动的共同结果,需通过加强节能减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从而控制碳源排放量,增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减缓全球大气CO2浓度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