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是一种节能状态,在此期间体温和新陈代谢急剧减少。如果此状态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则称为休眠状态。较短的时期称为每日麻木。有许多哺乳动物冬眠。然而,在灵长类动物中,冬眠是一种罕见的能力,因为它以前只在三种狐猴中发现过。狐猴独家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上,在旱季休眠,主要是为了节约用水。

东南亚侏儒慢慢懒洋洋地定期冬眠

现在维也纳Vetmeduni野生动物生态研究所的一个团队与越南濒危灵长类动物救援中心的同事合作,发现了另一种冬眠的灵长类动物:侏儒慢灵(Nycticebus pygmaeus)。它们属于所谓的湿鼻灵长类动物,体型大约20厘米,体重400克。他们生活在东南亚,是夜间活动的树栖动物。

研究人员在越南灵长类动物保护中调查了秋季,冬季和春季五种侏儒猫科动物的体温。事实证明,在12月到2月之间,两性都反复表现出长达63小时的冬眠期。根据第一作者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的说法,潜在的原因很可能是一个内生的年度时钟,它会导致一年中食物丰富度下降时的冬眠。然而,正在降低的环境温度会触发休眠。“在我们研究动物的越南,有明显的季节。环境温度可以下降到5摄氏度。这正是动物进入冬眠期的概率最高的时候,”Ruf解释说。

根据Ruf的说法,自由生活的侏儒lorises适应冬季减少食物供应。在寒冷季节,食物稀少。然后冬眠有助于节省能源。“有轶事观察侏儒猫鼬几天没有活动。偶尔会遇到动物感觉凉爽的动物。但是,我们现在才发现蜥蜴实际上是冬眠”,第一作者托马斯·鲁夫解释道。

冬眠作为灵长类动物的越冬策略

以前,科学家们认为马达加斯加的环境条件可能对灵长类动物的冬眠发生至关重要。“我们对马达加斯加以外的冬眠灵长类物种的新发现为冬眠的进化提供了新的视角,”鲁夫强调说。“在非洲,亚洲和美洲的其他灵长类动物中,冬眠作为一种越冬战略可能已经失去了。但是,也许冬眠也被其他灵长类动物所使用,这些物种尚未被研究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