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物圈经历了这么多次大灭绝,经历了小行星撞击,经历了多次严酷的冰期,也经历了白垩纪那样的酷暑,但泛甲壳类始终引吭高歌,屹立不倒。”望着手中这块记载着五亿多年历史的耳材村虫化石,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翟大有感慨万分。

北京时间12月28日凌晨,《当代生物学》在线发表了云南大学与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的研究论文。中外科学家通过显微CT技术,发现并确认了昆虫与甲壳动物的祖先为寒武纪时期的多节耳材村虫。

寒武纪生物演化之谜

故事还要从寒武纪说起。别听名字如此冰冷,那个时代的海洋可是生机盎然。

寒武纪时期,在浅海区域,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包括有着坚硬外壳的三叶虫、有着长长尾巴的抚仙湖虫、挥舞着巨大爪子的奇虾、长得像蚯蚓的蠕虫、个子小小的高肌虫等。由于别致的体型特征,它们死后留下了大量的遗体。

五亿多年来,节肢动物一直是地球上的“强势”群体,因拥有能广泛适应不同生境的外骨骼,敏锐的视觉神经系统,灵活分节的躯干及功能多样的附肢,这个类群得以遍布全球各个角落、各种生存环境(海洋、湖泊、森林、草原、沙漠、甚至地下水)。其中,又以泛甲壳类最为繁盛,以物种数量而论,其占据已知的135多万种动物当中的75%左右。

翟大有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尽管科学家们根据DNA突变速率反推,认为泛甲壳类在早寒武世已经出现,然而相关的化石证据仅局限于早寒武世磷酸盐质化石中保存的幼虫和中-晚寒武世碳化石中保存的零星碎片,早期泛甲壳类的成虫形态及其发育成熟状态的关键鉴定特征一直成谜。”

为此研究人员决定去澄江生物群寻找成虫的蛛丝马迹。翟大有介绍,发现于南澄江帽天山附近的澄江生物群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多门类后生动物软躯体化石群,产出了大量举世惊叹的精美化石,为研究众多动物门类的早期演化、研究“寒武纪大爆发”的过程和机制,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珍贵素材。

果不其然,此次在多节耳材村虫化石身上发现的形态特征就为揭开这一谜团提供了有力证据。

发现泛甲壳类远祖

多节耳材村虫是一种具有一对外壳和鱼尾状尾部的节肢动物。基于传统的研究手段,学界对其认知仅局限于外壳、躯干后部和尾的表面形态,而由于外壳的遮盖和围岩的包埋,其附肢细节一直不为人知,从而其分类学和进化学归属一直悬疑。

研究人员使用精度达到微米级别的X射线三维成像技术(显微CT),透过厚厚的外壳和围岩,观察到多节耳材村虫保存完好的20对附肢及其令人惊艳的形态细节。这其中包括一对特化为钩状的第二触角、为取食而特化为大颚和小颚的第三及第四对附肢、具有叶片状“上肢”的双分支型胸部附肢和由三片骨片围绕而成的肛门结构等。

“在我们的X射线显微镜下,多节耳材村虫那么娇小的躯体上,很多精细的结构,包括像尖利的钩子一样的第二触角、为咀嚼食物而特化为大颚和小颚的第三和第四对附肢、附肢髋节上着生的‘上肢’结构清晰可见。这些都是泛甲壳动物的重要鉴定特征。” 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煜告诉记者,“这些特征很确定地告诉我们,这个小家伙就是我们今天地球上庞大的泛甲壳类家族的祖先。”

此次在云南澄江生物群发现的多节耳材村虫化石,不仅证实了泛甲壳类动物最晚/至迟起源于早寒武世,还表明第二触角和口部附肢的特化、上肢的形成,在泛甲壳类从节肢动物其它原始类群分离之初即已发生。

勇敢地活下去

回首五亿年来,即使地球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也总有一些角落里的泛甲壳类能够顽强地挺过。从海底到空中,从森林到沙漠,它们繁衍后代并发生变异,进军到其它角落,再次繁盛。

“每一个物种都是一部史诗,一部悲壮的生存史。”翟大有介绍,古生物学家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没有物种能够永恒,地球上的生命总是在不断变革中向前发展。

“尽管今天的泛甲壳类已经不是当初的多节耳材村虫。但是,这恰巧告诉我们,动物为了在环境变化中生存下来,肯定不能一成不变。它们要努力地去适应环境,变得更强壮机敏,活下去!”他说。

他表示,团队未来将利用显微CT、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前沿技术,更加彻底地研究澄江生物群中的节肢动物,以重新认识这些远古动物在节肢动物家谱树上的位置,并重头梳理节肢动物家族的家谱关系,谱写这支“百万雄师”的家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