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吸入污染的空气可能会导致有毒颗粒通过血液从肺部运输到大脑,这可能会导致大脑疾病和神经损伤。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可能的直接途径,通过血液循环吸入各种细微颗粒,有迹象表明,这些颗粒一旦进入血液循环,在大脑中停留的时间就会比在其他主要代谢器官中停留的时间更长。

一个由伯明翰大学和中国研究机构组成的国际专家团队今天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他们的发现。

科学家们透露,他们在取自脑部疾病患者的人类脑脊液中发现了各种细微颗粒,这揭示了一个可能导致有毒颗粒物质进入大脑的过程。

来自伯明翰大学的合著者伊索尔·林奇教授评论说:“关于空气中细微颗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害影响,我们的知识还存在差距。这项工作揭示了吸入颗粒物和它们随后在体内移动之间的联系。

“数据表明,从肺部通过血液进入大脑的微粒数量是直接通过鼻子进入大脑的八倍,这为空气污染和这些微粒对大脑的有害影响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

空气污染是许多有毒成分的混合物,但颗粒物(pM,特别是环境中的细微颗粒,如pM2.5和pM0.1)是最令人担忧的,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超细颗粒能够逃脱人体的保护系统,包括前哨免疫细胞和生物屏障。

最近的证据显示,严重的空气污染与明显的神经炎症、阿尔茨海默病样变化以及老年人甚至儿童的认知问题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这组科学家发现,吸入的颗粒物可以在穿过气血屏障后进入血液,最终到达大脑,并在此过程中导致脑血屏障和周围组织受损。一旦进入大脑,这些颗粒就很难清除,而且比在其他器官中停留的时间更长。

他们的发现为证明微粒污染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提供了新的证据,但研究人员建议,需要对吸入的环境微粒进入大脑的机理进行更多的研究。

文章标题

passage of exogeneous fine particles from the lung into the brain in humans and anim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