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诊断患有某种脑瘤的患者,在接受手术、放疗和化疗的积极治疗后,存活时间更长。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这项研究并没有表明更多的治疗总是导致更好的生存,而是强调了基因组图谱在脑肿瘤诊断和分级中的关键作用。

在这项研究中,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研究人员跟踪了38名患有一种肿瘤类型的患者,这种肿瘤类型在2021年11月被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分类,从2级或3级胶质瘤,根据其分子特征,被分类为“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CNS WHO 4级”。新的更准确的诊断来自于基因组图谱,其中,驱动肿瘤生长的DNA改变被识别出来。以往的诊断是通过传统的显微镜比较癌细胞和正常细胞。所有患者使用UCSF500癌症基因小组进行基因组测序,并提供与传统胶质母细胞瘤一致的治疗,这是最致命和最常见的成人脑肿瘤。他们的生存时间与130名相同肿瘤类型的回顾性队列患者进行了比较,这些患者的治疗方案更保守,符合之前的肿瘤分类。研究人员在他们的研究报告中称,第一组患者平均存活了24个月,而第二组平均存活了16个月,该研究发表在2022年4月8日的《Neuro-Oncology》网络版上,并在今年晚些时候发表在该杂志的印刷版上。“研究表明,与生物学上匹配的历史患者队列相比,基因组图谱导致了更积极的患者管理,最终导致了更好的临床结果,”资深作者David Solomon说道,他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病理学系助理教授,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脑肿瘤中心研究员,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胶质母细胞瘤精准医学项目首席研究员。

早期/进化中的胶质母细胞瘤可能有“潜在的生物学差异”在研究第一组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时,研究人员发现,38名患者中的33名具有低级别胶质瘤的影像学特征,而其余5名具有传统的胶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比如周边强化和坏死组织。虽然两组在组织学和分子上都难以区分,但第一组所谓的早期/进化胶质母细胞瘤可能在免疫微环境和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的完整血脑屏障中存在“潜在的生物学差异”。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这项研究是由癌症基因组图谱研究网络(Cancer Genome Atlas research Network)在2015年进行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推动的,该研究对293个2级和3级胶质瘤进行了全基因组分析。研究人员确定了大约五分之一的患者缺乏IDH突变,这是一种已知的与更好的预后相关的分子生物标志物。这个亚群被归类为IDH-野生型胶质瘤,其基因组图谱与UCSF患者一致。这些患者被诊断时平均年龄为50岁,比IDH突变型胶质瘤患者大5到10岁。“虽然这些患者没有传统的胶质母细胞瘤的组织学特征,但他们有相同的分子特征,生存率也相似。”Solomon说,他自2015年以来一直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脑肿瘤诊断、分类和治疗的基因组分析先驱,并与人合著了50多篇关于脑肿瘤分子发病机制的论文。这项研究的结果不仅确定了UCSF研究的治疗目标,也解决了困扰神经肿瘤学家多年的难题:为什么有些2级和3级胶质瘤患者进展缓慢,存活数年,而另一些患者进展迅速,在一两年内死亡。

“从历史上看,我们依赖病理学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东西来指导治疗,这可能取决于病理学家的经验和从神经外科医生那里收集的样本的大小,”合著者珍妮·泰勒(Jennie Taylor)说,她是医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她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外科的神经肿瘤学家,治疗成人脑肿瘤患者。“对于无法通过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这可能意味着肿瘤采样不足,这可能导致患者被误诊、治疗不足,并没有资格参加临床试验。”Taylor说,未来的研究可能会进一步延长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时间。Taylor也隶属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威尔神经科学研究所。“将基因组图谱整合到病理报告中——只需要少量的脑肿瘤细胞——意味着医生可以对他们的治疗建议更有信心,使更多的患者能够参与临床试验。”

当UCSF500癌症基因小组于2015年首次实施时,大约5% - 10%的患者必须在基因组检测后对其病理诊断进行修正,Solomon说。根据2016年的一项研究,儿科的这一数字更高,前31名接受检测的患者中有6人受到影响。如今,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对所有成人和儿童脑瘤进行基因组测序,以确保准确的诊断和最佳的治疗。它通常由私营和公共保险公司共同承保。初步病理诊断是在肿瘤切除或活组织检查后进行的。结合分子发现的最终诊断大约在三周后,但如果推荐的话,可以更早开始放疗或化疗。

有时最终的诊断是清醒的,有时是令人高兴的——例如,一个孩子早期的显微镜检查显示为4级肿瘤,但在基因组检测后被纠正为1级肿瘤。“毫无疑问,我们需要一个明确的诊断来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这可能意味着更多的治疗,也可能意味着更少的治疗。”

prospective genomically-guided identification of ‘early/evolving’ and ‘undersampled’ IDH-wildtype glioblastoma leads to improved clinical outco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