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留平将人才培养摆上了重要位置

本网1月24日讯 在徐留平的描绘中,重点是"创新"。在科学技术、消费行为、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四大因素共同驱动下,汽车的产品形态、能源消费结构以及交通出行方式都有着颠覆性的改变。徐留平认为,只有坚持综合运用自主创新、集成创新、联合创新、协同创新等多种方式,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卡脖子"技术,同时加快加强培育5G和区块链等信息通信等技术发展,才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QQ截图20220124092553.jpg

目前,中国自主品牌也在努力寻求着突破的创新点。一方面,在传统三大件领域,不少车企都在坚持正向研发。而在智能网联、电动化这些目前领先的领域,中国车企更是努力寻求着来自互联网、信息通信等领域龙头企业的合作。

对于汽车产业在互联网、5G技术等新兴领域的探索,徐留平将人才培养摆上了重要位置。面对中国汽车产业'体验化、电动化、智能网联化、生态化的发展大势,中国汽车产业以往的思维、知识和管理人员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甚至可能会变成桎梏或者阻碍。

QQ截图20220124092602.jpg

尽管对于学习车辆专业的学生来说,企业偏向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变化有些残酷,但正如徐留平所说,中国车企也必须认识到这种趋势是一场"脱胎换骨"的改革,对于新兴产业人才的招聘是重中之重。

QQ截图20220124092615.jpg

要想让中国汽车走出全球,就必须乘上转型升级的快车。虽然对于一汽集团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可以看得出在徐留平的带领下一汽集团已经在转型升级的进程中了,一汽集团,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