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在问“一个猪一个狗打一成语(一个猪一个狗猜成语)”,今天小编就一个猪一个狗打一成语(一个猪一个狗猜成语)这个问题整理了一些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个猪一个狗打一成语(一个猪一个狗猜成语)

我们讲了几个非常冷僻的,你没有听过都不觉得是成语的成语。

一、“酒店猛狗”这个词组如果不告诉你是成语,你能相信吗?这里边的酒店是指吃饭、办酒席的那个酒店,猛狗就是一只潮人呲牙咧嘴的、凶猛的狗之翼,这两个合一块儿。“酒店猛狗”看似不是成语的成语。

其实诞生的年代是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时代。《晏子春秋》中曾讲过这么一个小故事,说当年齐国有一个卖酒的小老板很有洁癖,给人用的这个酒器都擦得是一尘不染,为了招揽生意,还挂出去一个很大、很醒目的招牌,但奇怪的是它的酒的销量一直不好,他也觉得很纳闷儿,我这个酒是五谷杂粮酿造,质量保证,闻着香飘。那喝过都说好,怎么会卖不动呢?于是就向邻居打听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邻居说:跟你的酒没关系啊,就是因为你家的狗太凶了,别人来买酒,你的狗就冲上去咬他。所以酒才卖不出去。

这个故事听起来好像很小,但是道理很大,告诉我们说:猛狗不杀,再好的酒都卖不出去。曾经出使楚国不辱使命的晏子,是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当年告诫国君说:一个国家也有这样的猛狗,这些专权的人就是国家的猛狗。而有治国学说和方法的前人想要求见国君,国君左右把持权力的大臣迎上去就诽谤他们,这些人就是国家的猛狗。用来比喻,一个英明的领导要注意审则左右,一定要亲贤臣、远小人是趋利避害,只有领导者从全局出发才能够慧眼识人。这个成语哈其实用到现在的企业管理上,那也是一点不过时。

二、“一龙一猪”,那它的产生就比较晚了,据考证是由唐朝中期的大文学家、政治家韩愈发明的。他有个儿子叫做韩符,似乎没有继承老爹的基因,从小不爱读书,于是韩愈就写了一首诗来劝勉儿子道:两家各生子,提海巧相如,少长距西戏不舒同,对于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大概的意思是:两户人家各生了一个儿子,长相十分相似,一起成长。到了十二岁的时候,渐渐发现他们有了差异,三十岁时,一个有了成就,像呼风唤雨的龙,一个却蠢笨无比像猪,简直是云泥之别呀。读完诗,韩愈就问儿子,你到底是想成为呼风唤雨的龙,还是蠢笨无能的猪呢?韩符听后深受启发,从此是用功读书,终于成了有用之才。

三、这个成语叫做“蛤蟆夜哭”。蛤蟆就是体表有很多疙瘩,内有毒液的癞蛤蟆。不过民间常把它与麒麟、貔貅、锦鲤一样,都是祥瑞之物了。

传说在宋代的时候,大诗人苏轼哈写这本书叫《爱子杂说》,这里边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春秋时文学家爱子乘船在大海中航行,晚上停泊在一个海岛上休息,大半夜忽然听到水底下有人在哭,又好像有人在细细说话。其中一个说:昨天龙王可下了诏令,水族中凡有尾巴的都要被斩首,而我是陀(也就是扬子鳄),要死了,所以害怕的哭泣,而你是蛤蟆又没有尾巴,你怎么也哭个不停呢?另一个声音也说:那虽然我现在没尾巴,但我害怕龙王追究我当蝌蚪那会儿,那时候我的尾巴还在。

很明显,这个故事的创作背景应该是历史上牵涉到朝廷、改革派和保守派斗争中受牵连的苏轼,人生中最后一次渡海,被贬到海南岛,当时有感而发创作的这个故事。

大家明白了这几个生僻的成语的意思了吧,如果知道其他的生僻成语,大家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