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振军,第七届中国优秀基层呼吸医师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为“慢阻肺”。因为其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一旦有显著症状迫使你找医生的时候,往往是中、重度时期了,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所以被称之为“沉默的杀手”。因此,尽早识别慢阻肺的症状,早诊、早治,是维护自己健康的最佳选择!
那么,如果不到医院去,我们老百姓怎样能够早期知道自己被慢阻肺盯上了呢?
医生对慢阻肺的诊断
我们先看看医生是怎样诊断慢阻肺的。
其实医生诊断这个病,既不神秘,也不复杂,就三斧头:
1.症状(咳、痰、喘);
2.慢阻肺危险因素病史(吸烟等烟雾、粉尘接触历史);
3.肺功能检查。
慢阻肺的自我评估
我们老百姓也可以按照这个思路了解自己是否患上了“慢阻肺”。
1.慢阻肺常见症状
首先,我们要知道慢阻肺有哪些表现,也就是说有哪些症状。其实,慢阻肺主要症状就三个:咳嗽、咳痰、气喘。
(1)气喘
是慢阻肺标志性症状。因为地域及文化背景不同,气喘的说法也不同。医学标准术语称之为“呼吸困难”。中医叫“喘息”。淮河与黄河之间广大农村,称之为“呼歇”、“吼叽”。其他称呼还有:“憋气”、“短气”、“气短”、“闷气”、“气闷”,等等,不一而论。但不管怎么说,“气喘”两个字大家都能听懂。
早期,气喘很轻,很不典型,往往被忽略。多数在活动后感觉呼吸不顺畅,有的感觉气短,有的甚至仅仅有胸闷的感觉。随着病情加重,会发现自己走得快一点,爬个缓坡,甚至上一层楼就呼吸费力,气喘。这个时候,其实就已经是慢阻肺的症状期,必须到医院检查。尤其是仅有“胸闷”的感觉时,最好找呼吸科大夫看一看。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年岁大了,腿脚没力,爬坡上楼气喘是正常现象。”“老了,谁走快了不喘两口?”
如果发现你比同龄人走路慢多了,想赶上他们的脚步就气喘、呼吸费力;或者在平坦的路上行走快一点也气喘,需要停下来歇一歇,这就说明症状非常典型,多数就是慢阻肺。即便不是慢阻肺,有可能存在其他疾病。必须到医院去,再也不能耽误了。
当然,到了你走几十米平路就喘,甚至吃饭、穿衣都气喘的时候,症状已是再典型不过。这个时候还不找医生,上帝也会为你哭泣。
(2)咳嗽
咳嗽是慢阻肺最早的症状。咳嗽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个措施。当我们吸烟、吸入燃料所产生的烟雾、烹调的油烟、雾霾等环境中的有害气体、颗粒时,机体为了把这些有害物质排出去,就采用咳嗽的办法。
如果长期吸烟或者长期生活在有害环境里,为了自我保护,咳嗽必须长期存在。这个时候的咳嗽,不单单是保护了,而是提出警告与建议:你已经进入慢阻肺危险区,请脱离危险因素!如果你枉顾咳嗽的警告,可能很快就罹患上慢阻肺。这个时候,忠实的咳嗽一边保护你,一边在提醒您:抓紧时间治疗吧!如果你还是不理会,可能随之而来的就是气喘了!一旦出现气喘,慢阻肺就与你不离不弃终身相伴。
(3)咳痰
与咳嗽一样,咳痰也是人体自我保护措施之一。有害物质进入呼吸系统,为了有效地排除,身体启动各类免疫机制。腺体分泌粘液,溶解、裹挟进入气道的有害物质,使之避免与粘膜接触,保护气道粘膜;白细胞吞噬进入气道与肺泡内的颗粒,再与这些有害物质同归于尽。这些裹挟着有害物质的粘液、与同归于尽的白细胞遗体的外排,都是通过咳痰完成的。这是对我们的警告与提醒:身体已经受到侵害,局部战争已经打响,请离开有害环境、杜绝不良习惯(吸烟、饮酒、养宠物)。如果你不顾警告,对不起,慢阻肺一定与你终身相伴!
至此,我们明白,咳嗽咳痰不仅仅是症状,而且还是提醒我们进行早期诊治的信号。
2.慢阻肺自我诊断
非常遗憾,许多慢阻肺朋友早期没有咳嗽咳痰表现,直接以气喘、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
然而,更遗憾的是:面对咳嗽咳痰这样友好的提示,很多人不当回事!老是认为自己是“气管炎”、“老慢支”,甚至自我安慰说:谁吸烟不咳嗽两声?这样很不好,往往错过慢阻肺最佳治疗时机。我们能在出现气喘之前的咳嗽咳痰时期发现并治疗慢阻肺,那是最幸福的。这样你的寿命可能比一般人都长,生活质量比任何人都好!
是不是只要出现咳嗽、咳痰、气喘就是慢阻肺呢?也不是这样的。好多疾病也有咳嗽、咳痰、气喘的症状。要鉴别是不是罹患了慢阻肺,还要看看有没有使你罹患慢阻肺的危险因素。
上一篇文章中已经详细介绍慢阻肺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植物性燃料、室内饲养宠物、空气污染、雾霾沙尘暴以及职业处于高粉尘环境等产生的“有毒颗粒或气体”。 除了“有毒颗粒或气体”外,慢阻肺的成因还有:年龄增加导致肺的自然退化、支气管哮喘、遗传因素、贫穷、结核、艾滋病、反复出现呼吸系统感染等因素。
在能够排除其他疾病的条件下,如果你生活在这些危险因素(尤其是吸烟)中,只要出现“咳嗽、咳痰、气喘”,基本上就可以说:你,已经被慢阻肺这个健康杀手盯上了!
全球推行的慢阻肺筛查问卷,能让你判断罹患慢阻肺可能性。请参阅附图1。
当然,最终确诊慢阻肺,还需要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不仅能够准确判断是否罹患了慢阻肺,还能够对疾病轻重程度进行准确判断,是呼吸科大夫手中的神器。
如果你既有危险因素,又有典型症状,偏偏肺功能检查不符合慢阻肺诊断标准,你是不是感觉很庆幸呢?
不!你依然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兴高采烈地说:我没事,仅仅气管炎而已!尽管本次肺功能正常,也许一年半载后就达到标准。所以国际标准中对疑似慢阻肺的患者,1-6个月乃至一年后重新复查肺功能。即便是一年后肺功能依然正常,你也必须脱离危险因素,戒掉不良嗜好——尤其是吸烟、酗酒,甚至需要放弃你的宠物。
预防为主
十几年前,我们对这样的患者,可以诊断为“0期慢阻肺”。也就是说,虽然未达到慢阻肺标准,但你迟早逃不掉这个坎,需要早期治疗。后来,从美国到中国,医保都说这样是“过度医疗”,再加上名冠全球的中国“医闹”的出现,全世界都不提这个概念了。但是这样很不好,导致全球慢阻肺发病率持续上升,尤其是中国,慢阻肺的罹患率从2005的8.2%上升的2017年的13.4%。给家庭、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中国呼吸界正在酝酿恢复“0期慢阻肺”这个概念。此概念既符合中国传统“治未病”的理念,也符合毛泽东“预防为主”的医疗卫生思想。其实,这个时候是慢阻肺最佳治疗时期,也是最省钱的时期。最佳的治疗手段就是:戒烟,远离危险因素。基本上不需要药物治疗。唯一耗费医保资金的是:需要病人经常到医院检查肺功能甚至CT等。
这是我作为医生给所有朋友的忠告。
附图1:慢阻肺筛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