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困秋乏。不少人会在午饭后休息,但作为睡眠的一部分,午睡与血糖的控制息息相关,餐后血糖尤为明显。那么,你知道糖尿病患者午睡需要注意些什么吗?
01选择合适的时间
很多人习惯在午饭后躺倒就睡,这其实是不对的。午饭后胃内充满食物,立刻午睡会影响胃内容物的消化。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这也不利于血糖代谢,升高的血糖在睡眠时不能被有效利用,最终会转化为脂肪,进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午睡的最佳时间为午饭后半小时,大约为12点到1点半。在午睡前适当活动,可有助于血糖的控制以及促进睡眠。
02注意午睡姿势
午睡时,最好选择平卧或者侧卧,右侧卧最佳。右侧卧既可以避免心脏受压,又有助于食物由胃向十二指肠移动,促进消化。如果糖友们因为工作等原因没有办法平卧,可以戴着U型枕靠着椅背午睡,这样的姿势有利于保护颈椎。
03避免感冒
在夏日午睡时,要避免在电扇下面或者通风口午睡。睡觉时皮肤的毛孔会张开,而且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直面通风口午睡容易引起感冒,头痛,肌肉酸痛等。糖友们可以在午睡时盖一个薄毯,避免着凉。
04把握好午睡时长
午睡对于缓解疲劳,恢复精力非常重要。但是午睡时长也是有讲究的。健康的午睡应控制在15~30分钟,不超过1小时。过度的午睡会打乱昼夜节律、增加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分泌,可能会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抵抗并导致高血糖。而且,长时间睡眠后,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可能导致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平衡的破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进而使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血糖调节失衡。研究表明,每天午睡1小时以上的人在随访期间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31%。此外,人的睡眠周期为 1.5 小时,午睡若超过1个睡眠周期,不仅会有精神差,无力倦怠的感觉,也会影响夜晚的睡眠质量。
05醒后要饮水
老年糖尿病患者神经系统反应较迟钝,对口渴不敏感,更易因未及时补水而造成脱水,甚至可能会导致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此外,由于午睡时食物消化,大量营养物质吸收入血,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睡醒后及时饮水可以补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黏稠度,避免脱水。并且,糖尿病患者饮水要尽量选用白开水、纯净水,避免饮用可乐、雪碧等含糖丰富的饮料,以免引起血糖波动。
个人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想要获得更多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知识可在评论区或私信中进行咨询~
资料来源:转自文糖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