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丽是一家公司的人事部主管,毕业后从一个普通的小实习生,到成为一名正式员工,到后来凭借自己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为人处世,晋升为主管。
升为主管之后,丽丽工作更加忙碌,最近一年她时常会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经常会出现胸闷不舒服的感觉,明明天气不热却会时不时出一身汗。
直到有一天深夜,在整理最近的工作时,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再次袭来,而且比之前厉害很多,呼吸急促胸口疼痛不适,感觉好像要死过去了,凭借着最后的意识和力气小丽拨打了120。
到医院后急诊科的医生赶紧为丽丽做了身体检查,尤其是对心脏做了全面检查,但结果并没有明显异常,只是有些窦性心率过速,简单处理休息一会,丽丽就恢复了过来。
案例二:父亲患有精神疾病,以前只是自言自语对着墙骂人,最近却总是打人一位40岁的中年男子,带着父亲老王跟医生描述着病情。老王今年已经65岁,从五十多岁时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期间断断续续吃过药,5年前老伴骤然离世对他打击非常大,儿女都外出打工,只留下他自己在家中。
以前只不过有时会自言自语,半夜起来对着墙壁骂人,可最近老王却总说有人要害他,有人经过他的菜园子他要么骂骂咧咧的,别人回嘴他就动手打人。
怀疑症状加重的儿子,赶紧带父亲去精神科复诊。
以上这两个案例非常典型,案例一是惊恐发作,案例二是精神分裂症伴随有攻击性行为,都是精神科比较常见的情况。
那,为什么精神心理疾病会需要去急诊抢救呢,这难道不是个慢性疾病吗?
恩恩心理对此做出的解释:精神科患者的情况比较复杂,一部分患者认知等功能的损伤比较轻微,在普通精神科门诊就诊即可。
而有些患者会伴随有意识障碍、极度兴奋或躁动、情绪激动容易出现冲动型行为,有自伤或者伤人的风险。
为尽快解决患者痛苦,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在病情发作时应该及时去急诊科就诊。
特别要强调的是以下这三种“危险”情况: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也被称之为急性焦虑症,顾名思义它是焦虑症中急性发作的一种情况。
典型的表现是在没有明显外界刺激的情况下,突然间出现强烈的恐惧和不适感,有一种对自身失控接近死亡的感觉。
这种情况下,在就诊心内科没有明显病因的情况下,应该去精神科就诊,很大可能是患有惊恐障碍,通过口服药物来控制相关的症状。
伴随有攻击性行为
这种情况首先需要做的是先控制患者的暴力行为,常见的方式有言语安抚和行为约束。
之后要尽快就诊医生,调整或者新增一些镇静效果明显、抗攻击作用比较好的药物,进行药物治疗。有些情况可能还需要通过辅助物理治疗的方式更有效地控制病情。
具有自杀倾向的情况
自杀行为是精神心理障碍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例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癔症性精神障碍等。
抑郁症患者常会因为悲观厌世、极度悲观,合并的各种身体不适而产生一种想要通过自S获得解脱的想法。
而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是由于妄想或幻觉因素导致而出现冲动性自S。
不管是何原因所导致的患者出现自杀的行为或想法,一定要及时就医,或者拨打危机干预热线求助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等,千万不要等事件发生之后才想着去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