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7日讯当说学逗唱与科普健康发生化学反应,会是怎样的画面?4月7日,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首届健康科普大赛“云颁奖”,366件参赛佳作中,百名医护化身“段子手”“喜剧咖”,将专业医学知识“翻译”成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健康知识。
陈孝平院士视频致辞。
小品、相声、快板……百名医护变身“喜剧咖”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医务工作者一曲《Glu探戈》歌舞剧,把糖尿病筛查和饮食要点演绎得通俗有趣;
湖北省肿瘤医院医护人员“变身”人体消化器官,实力演绎滚烫的火锅食材入口的后“旅程”;
表演类节目展演。
谈癌色变,武汉市中心医院用一条微信讲清结节、息肉、囊肿、增生、肿瘤标志物,到底哪个离癌症更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医生制作小视频讲解《儿童用药五大热搜》;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变身“段子手”,制作防艾手绘系列条漫……
大赛分为表演类、讲解类、音视频类、微信类和图文类5大类,经过初赛、复赛、网络投票,最终从366件参赛作品中评选出一等奖10件、二等奖15件、三等奖26件、特别奖2件,优秀奖77件,最佳人气奖5个,组织奖22个单位。
活动由中国科普研究所、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武汉医学会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主办。
科普书《院士开讲——全民健康课》首发
366件参赛作品不仅题材选择广、作品形式广,更把专业医学知识“翻译”成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健康知识。
“对于公众而言,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可以更好地预防疾病。医疗卫生人员是健康科普传播的中坚力量,如何将专业知识技能转化为科普传播的能力,在全社会营造‘共享共建全民健康’的健康武汉新模式,加大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的传播力度,是每一位医者“大医治未病”的情怀,更是一份责任。”武汉医学会会长陈孝平院士介绍举办健康科普大赛的初衷。
据介绍,由工作室编写的首本科普书《院士开讲——全民健康课》也于7日同步首发。该书由武汉医学会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专家团队编撰,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收录了陈孝平 、张定宇、王伟等14名院士专家围绕常见病、多发病讲授的权威健康知识。
近年来,武汉医学会锚定居民健康素养提升,着力推动全市健康科普模式迭新。2020年8月27日,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揭牌成立,精心打造原创网络节目《健康科普云课堂》;2022年深入基层开展健康普及活动100余场次,线上线下双向驱动,打造健康科普传僠的“武汉模式”。
武汉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菊芬表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是广大医务科技工作者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武汉医学会将通过为公众提供及时、科学、精准的健康教育服务,让公众能够防病于未然,治病于未发,共筑健康管理“第一道防线”。(长江日报记者陈馨 通讯员刘舒 李雅琪 林金国)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