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河健康报】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峰

有部分人因咽喉部不适、声音嘶哑被诊断为慢性咽炎,长期服药却疗效不佳,病情反复。其实这很可能是反流性咽喉炎,是患者的胃出了问题。

大多数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伴泛酸、烧心、呃逆、打嗝、胃胀、消化不良等症状,胃镜检查结果多为食管炎、反流性胃炎,或临床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肝属木,应自然界春生之气,宜保持柔和、舒畅、升发、条达,既不抑郁也不亢奋的充和之象,才能维持正常的疏泄功能。而现代社会生活、工作节奏快,加上熬夜、暴饮暴食等因素,容易导致肝气郁结。

如果把肝比喻成人体内的电梯的话,那此时的电梯运转状态是上行多而下行少,而肝很容易影响到胃,经常将胃气“运送”到人体的上部,导致胃内的酸性物质就顺着食管向咽喉、口内倒流,即所谓的“肝气犯胃,胃气上逆”,酸性物质长时间刺激咽喉周围组织,导致局部产生慢性病变,从而形成反流性咽喉炎。

在该病治疗上,应该标本兼治,在缓解咽部不适的同时治疗消化系统,以疏肝解郁、和胃降逆为治疗原则。在正规治疗的同时,患者自己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作息规律,不熬夜。充足的睡眠能够帮助修复胃黏膜,防止出现夜间胃酸突破现象引起泛酸加重。

放松心态,不焦虑。中医常说肝“内寄相火”。肝主情志,心情暴怒或抑郁的精神状态、低沉的情绪,最易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一定要保持心情要愉悦。

饮食合理,不嘴馋。不进食寒凉、辛辣、刺激食物,少食油腻食物(包括油炸、肥腻食物)、甜腻食物(包括特别甜的水果、糕点等食物)、重口味食物(包括特别咸、辣、酸的食物)和特殊味道食物(包括胡椒、咖喱、蒜、葱等)。

本文来自【大河健康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