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卵黄素、卵磷脂、维生素和铁、钙、钾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如今已成为餐桌上最常见的食品之一。中医认为鸡蛋有滋阴润燥、养心安神、补血安胎、除烦的功效。其中,鸡蛋黄入心、肾经,有滋阴润燥、养血息风、治心烦不得眠的作用。

鸡蛋白则有润肺利咽、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目赤和咳逆等症。

鸡蛋的不同做法会带来哪些不同的功效呢?

养心护脉——护心鸡蛋羹

1、做法:

将鸡蛋打散,加入牛奶,沿着一个方向轻轻搅拌均匀,水烧开后上锅蒸,蒸制7~8分钟,起锅后加入适量红花籽油即可。

2、功效:

在鸡蛋羹里添加少量红花籽油,能降低脂肪和胆固醇水平,适当食用有一定保护心脏的作用。

补肾健脾——鸡内金蒸鸡蛋

1、做法:

将鸡蛋打散,加入牛奶,沿着一个方向轻轻搅拌均匀,水烧开后上锅蒸,蒸制7~8分钟,起锅后加入适量红花籽油即可。

2、功效:

在鸡蛋羹里添加少量红花籽油,能降低脂肪和胆固醇水平,适当食用有一定保护心脏的作用。

益气活血抗肿瘤——鸡血藤煲蛋

在临床观察中发现,肿瘤患者多数都有气虚血瘀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可以尝试用鸡血藤煲蛋来调理血瘀状态。

1、材料:

鸡血藤30克,鸡蛋2个。

2、做法:

将30克鸡血藤下锅煮10分钟,待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后加入鸡蛋,鸡蛋在下锅前可用勺子轻轻敲打蛋壳,蛋壳出现细小裂缝后再下锅煮熟即可。

3、功效:

有血瘀症状的人群作为日常调理来服用。没有血瘀证的人不建议用。

补益气血——醪糟气血饮

气血亏虚的人常会出现乏力、四肢发凉、头晕、心悸、心慌等问题,严重者还会危及寿命。推荐气血亏虚的人常饮醪糟气血饮。

1、材料:

醪糟50克、鸡蛋1个、阿胶5克、山楂5克。

2、做法:

将阿胶打碎,加开水上气蒸制洋化,另起一锅,加入水和山楂煎煮,开锅15分钟后,取出山楂,倒入醪糟小火煮开,再加入打好的鸡蛋液,待蛋花成熟定型,加入洋化好的阿胶,搅匀即可盛出食用。

3、禁忌:

脾胃湿热者不建议食用。

补益肝肾——五味子延寿蛋

人到中年很容易出现肝肾不足的问题,头晕耳鸣、两眼发干、视物不清、手足心发热等问题频发。

1、材料:

五味子10克、鸡蛋适量。

2、做法:

五味子提前泡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再把鸡蛋放入泡五味子的水中一起煮,鸡蛋煮熟后敲出裂纹,再煮几分钟,放凉即可。

3、功效:

五味子对人体各脏腑功能有补益的作用,尤其是有助于保护肝脏。

补气养阴——西洋参枸杞蒸蛋

中老年人气血渐衰,部分人群还会出现气滞血瘀的问题。为保证气血正常运行,推荐服用西洋参枸杞蒸蛋。

西洋参,也称“无火参”,其性凉味甘,具有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的功效。

枸杞子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等作用。

1、做法:

5~10克西洋参粉;鸡蛋两枚,搅匀;枸杞5克;将三种食药材混合一起,每日早晨蒸熟食用。

2、功效:

补气血益肝肾,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老年痴呆、中风等疾病。

关于鸡蛋的小问题

Q1: 一天可以吃多少鸡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在其他食物(奶类、肉类和鱼虾)都正常摄入的情况下,每周不要吃超7个鸡蛋,平均就是一天一个。

Q2: 煮鸡蛋时用冷水还是用热水?

最好的方法是温水下锅。用过热的水煮鸡蛋会让蛋壳冷热不匀容易破掉;用冷水慢慢加热又会容易出现粘蛋壳的情况。

Q3: 哪种储存方式能让鸡蛋保存得更久?

鸡蛋在室温下更容易变质,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建议把鸡蛋冷藏存放,这样可以储存一个多月时间。鸡蛋大头朝上更利于保存。

END

注:此内容仅为健康知识科普,不做医疗指导。若涉及版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