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文文大保贝儿

一个能联系上公号主的保险自媒体

大家好,我是文文大保贝儿,你的脚后跟部保险博主。。

01

粗大事儿了~

11月13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等联合发布《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引起行业和社会热议。

这个新《指南》里,有一个特别受大家关注的点,就是下调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按照新版《指南》,中国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由≥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毫米汞柱)。

文文大保贝儿倒是血压不高,平时高压也就110-120,低压差不多60-70,还没到这个“高血压”的标准。

但不得不说,这标准一下子下调了这么多,好多小伙伴直接就“被高血压”了。

有相关媒体报道,按这个新标准,全国高血压人数会超过6亿,直接比之前增加了4亿人,而且新增患者中可能包括相当数量的年轻人。

(图片来源:成都商报)

这可真是让人血压升高啊。

为啥要调整这个标准?有专家说,实际上这部分人群,以往被称为“临界高血压”患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新的研究发现,这类既往还没有被诊断为高血压患者的人群,多半未得到及时干预,但这类人群存在一定的心血管风险,所以如果这部分人群能够把血压管起来会有利于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防线前移。

——怎么听起来,自己“被高血压”了,好像还是个好事呢?

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说,也的确是如此:

虽然下调高血压诊断值,会使得纳入高血压范围的人群增多,用于前期治疗的费用可能略有增高,但用于后续治疗严重并发症,如脑卒中、心梗、肾功能不全等治疗的高额费用,则会大幅度降低。

毕竟,对咱们来说,健健康康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02

作为一个保险博主,对于这个《指南》,我的第一反应是:

那这以后,大家不是更难买保险了吗?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会带来其他并发症,比如冠心病、脑中风、慢性肾衰竭等,迄今为止,高血压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因为考虑到并发症的高风险,保险公司对高血压审核非常严格,对“高血压”的问题会比较介意。

不过,大家也别担心,先给大家吃一个定心丸:

据国家卫健委11月15日晚间发布的消息,国家对于高血压等疾病诊断标准的制发有规范程序要求。

由专业机构、行业学协会、个人等自行发布的指南、共识等,为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

国家卫健委表示,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2005年、2010年、2017年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宣传教育要点、防治指南、临床路径等均明确: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

目前,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

所以,暂时还不用太过担心。

不过,这也提醒了我们,买保险是真的要趁早。

那么,关于高血压的问题,该怎么买保险呢?

有高血压并非就等于买不了保险,按照不同的血压分级,还是有一定的核保空间。

只是,高血压的级别越高,可投保的产品范围越少。

(1)意外险

很多意外险产品对于健康状况没有要求,不需要健康告知,高血压人群都可正常投保。

(2)寿险

寿险的健康告知,也还算是比较宽松的。

只要收缩压<160,舒张压<100,很多产品都可以直接买。

也就是说,很多寿险产品,针对2级以下的高血压较为友好。

(3)重疾险

虽然市面上陆续出现了许多大家喜闻乐见的保障多,性价比高的网红重疾,但这年头,买保险就和谈恋爱一样,得双向选择,我们在挑产品的时候,保险公司也在挑我们。

所以,对于高血压这种可以影响到全身的疾病,各家保险公司针对高血压的健康核保要求也各有不同。

重疾险对高血压的要求会相对意外险、寿险严格一些。

收缩压超过140或舒张压超过90,也就是满足此前的高血压标准,大部分都需要核保后才能买。

比如这样:

一般来说,如果血压没有那么高(不超过150/90)、也没有被诊断为继发性高血压或有其他病变,那还是可以正常投保的。

如果血压高于150/95,但不到160/100,就需要进行人工核保了,不过还是有一定概率可以正常承保的(也有可能会被保险公司加费承保)。

但是如果血压再高于160/100,就真的很难买到合适的重疾险产品了。

(4)医疗险

医疗险是所有的保险险种里核保最为严格的。

医疗险的健康告知比重疾险更严格,对高血压的要求更是如此。

对于一级高血压,除了个别产品可以正常承保外,大多数的医疗险产品都是除外承保的;

而如果高血压到了二级及以上,医疗险就基本上都是拒保了。

现在也有个别的百万医疗险产品,推出了专门的高血压版、糖尿病版、结节版等等慢病版本,血压2级以上也有机会不被除外心脑血管疾病承保,不过这种慢病版的医疗险,在保费上通常会比普通的百万医疗险高一些。

03

怀孕期间被确诊妊娠高血压/子痫,怎么买保险?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

“妊娠高血压”可能会伴有尿蛋白或水肿的现象出现,病情严重者会产生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痛等症状。

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可能还会引起全身性痉挛甚至昏迷。

因此,妊娠期高血压对于母婴都具有高危的属性,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妊娠期高血压不是按照高血压来告知,而是按照妊娠期并发症进行告知。

而如果有“子痫”的记录,智能核保就无法通过了,需要进行人工核保。

对于“妊娠高血压”的核保,一般来说分这样几种情况:

(1)在妊娠期首次发现高血压(血压≥140/90mmHg),并于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未服药情况下),且没有并发症、后遗症,已痊愈超过1年,无需治疗,血压、尿常规检查无异常的,一般是可以正常承保的。

(2)妊娠高血压没有痊愈,或痊愈时间没有超过1年,还在治疗状态,那么在核保时,可能会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及其并发症和后遗症引起的治疗进行除外责任。

(3)诊断为“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等,或有慢性肾炎、糖尿病、凝血机制障碍的,大概率会被拒保。

(4)在妊娠期不是首次发现高血压(如怀孕前就已经有高血压的情况),产后12周没有恢复正常,有并发症、后遗症的,在核保的时候也有很大可能会被拒保。

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

(1)单纯的妊娠期高血压,在产后满半年后,血压恢复正常,各种保险都是可以标体承保的。

(2)伴随有“子痫前期”或者“子痫”的情况,需要产后半年复查血压、尿常规、肾功能等,各项指标均正常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可以标体承保。

子痫是一种动态性疾病,病情呈持续性进展。

智能核保是无法直接通过的,需要申请人工核保。

在核保时,需要提供怀孕前后的就诊资料和产后复查的检查报告。

明确此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情况、类别;目前的血压情况以及其他的健康情况;并且要综合考虑,是否有其他健康风险因素。

在掌握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再综合产前情况、产后时间、产后情况等综合评估风险。

写在最后

保险公司对于高血压人群的核保之谨慎,真的让我们觉得,买保险,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有高血压的问题,建议大家最好是先进行治疗,把血压控制在合理水平,会更有利投保;

而且,即便高血压病目前被药物控制的很好,投保时也一定要如实告知,以避免后续的理赔纠纷~

随着高血压诊断标准的下调,我们也不知道在未来,保险公司的核保尺度会不会进一步收紧。

现在来看,高血压不是太严重,还是能买到很多高性价比产品的;

但如果未来核保尺度持续收紧,就不好说了......

所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保险最好还是早点买。

不要等到买不了了,才知道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