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回老家,闲来无事之时,我总喜欢去村头的小卖部溜达,因为在那里每天总会聚集着一帮老人,他们的白话中很可能便会有我所需要的俗语创作素材......
白话,委婉一点叫聊天,往粗鲁上靠就是吹牛皮。
有人说,你还真是闲的,一帮老头老太太在一起聊天打屁,无非就是一些家长里短的琐事,鸡毛蒜皮的小事,还能聊出啥名堂?
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初听之下,哎,觉得有点意思,再听之下,还真是那么回事,最后听着听着便就成了“话中人”。
果真有那么大的魅力吗?
不信,就听我“拿”出一段来给你们掰扯掰扯呗......
与往常一样,首先开口扯出聊天话题的依然还是花花肠子最多的老刘头,只见他吸了口旱烟,便就拉开了今天话题的序幕:
“我说,你们听说了吗,隔壁牛家屯的王二芒昨天在自家院中摔了一跤,可严重了,腿都摔折了,还打了石膏!”
李奶奶一边嗑瓜子一边接茬道:
“他家老头子不是前几天才被自家金毛给咬了吗,怎么啥憋屈事都往他一家去了......”
“我看这问题就出在他家这房子上......”
号称“诸葛在世”的全大爷瞪着一双牛眼,欲擒故纵地分析道。
众人的目光顷刻便集中到了他的身上来,那意思再明显不过:
‘快说啊,别总是一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尖酸样......’
果然,从众人身上赚足了满足感的全大爷在一阵连续的啧啧声后,才不紧不慢地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难道诸位没听说过一句叫做‘树夹房,堂夹房,不败也得亡’的俗语吗?”
众人闻言,皆都茫然摇头,老刘头急坏了,一个劲地催促道:
“别卖关子了,你倒是给大家解释解释,啥玩意树房,堂房,又是败呀亡的,整得跟世界末日一样......愁死我了!”
全大爷轻笑一声,清了清嗓子,抑扬顿挫的解释道 :
“所谓树夹房,即:房子周围一圈都是树,这房子就像肉夹馍一样,被包裹在了中间,只留头顶一片天,故名树夹房;而堂夹房就是客厅中间是卧室,卧室被夹在了客厅的中间,所以叫:堂夹房,这里的堂即堂屋,客厅的意思,房就是卧室。”
李奶奶来了兴趣,连瓜子也不嗑了,神神叨叨地碎念道:
“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那王二芒家这几年承包林地赚了不少钱,为了显示他家有钱,便特意在房子周边种满了各种名贵树种,号称什么世......什么桃......桃......”
“世外桃源......”
见李奶奶桃了半天也没桃出什么明堂来,一向都以全村最有学问老人自称的全大爷笑着提醒道。
李奶奶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对对,就是世外桃源......”
接着她又像是回忆起了什么一样,眉飞色舞地说道:
“前些日子,我也有幸去他们家的豪宅参观了一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家的两个大客厅,又大又亮敞,中间还夹着一豪华大卧室,可有派了......”
全大爷笑着点点头道:
“看吧,这就是典型的堂夹房......”
李奶奶也跟着连连点头道:
“对对,的确是这样。”
“那你倒是说说看,这树夹房,堂夹房,怎么就会不败也得亡呢?”
老刘头倒是挺有主见的,也不忙着附和,而是就事论事地询问道。
全大爷似乎早就猜到会有人这么一问,便不慌不忙地朝着老刘头乐呵道:
“听我讲一个故事,您就明白了......”
下面就是全大爷讲的这个故事:
却说,清朝有个姓魏的大奸臣,欺君惑主,残害忠良,几乎是无恶不作。老百姓非常痛恨他,私底下都称呼他为魏公公,意思即与魏忠贤一样的大奸大恶之人。
其实,这坏事做绝的魏公公,心里也非常有数,害怕仇家找上门的他,还特意将自己的豪宅建在了京城郊外的一处不易被人发觉的小树林中。
即使这样,他还是不放心,为防不测,魏公公又把自己的卧室建在了两个堂屋中间,如此一来,白天两个堂屋当作会客厅,而到了晚上便可以充当侍卫保护自己的“值班室”。
那么,为什么要建成堂屋,直接是卧室不行吗?
有三个原因:
一,堂屋只有桌椅,没有卧榻,且还灯火通明,可以防止侍卫们打盹,偷奸耍滑。
二,堂屋宽敞,万一哪一天刺客闯将进来,侍卫们可以大展拳脚,不至于缩手缩脚。
三,两个堂屋都驻扎着侍卫,到时候可以遥相呼应,可成互补之势。
有人说,那直接在魏公公的卧室周边建一圈岗亭不就得了,哪用得着建客厅这么麻烦?
因为若如此,其实就是掩耳盗铃,到时候外人一看这么多岗亭,立刻就明白了里面肯定是住着重要人物,这不就等于扯着嗓子喊人家来杀自已吗......
魏公公之所以这样做,说白了,与在树林中建屋是一个道理:掩人耳目,故布疑阵......毕竟,像他这样的“名人”,还是低调一点为好。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机关算尽的魏公公,最后还是莫名其妙地死在了家中,而且令人费解的是:他身上居然一点伤痕都没有......据说是被吓死的......
对于魏公公的死因,外界有两种说法:
一,因为豪宅周围是一片槐树林,而槐树又叫G拍手,一阵风吹过便会发出G哭狼嚎的声音,魏公公坏事做尽,心里自然有G,再加上身体本来就有隐疾,不被吓死才怪。
二,侍卫们早就对不把他们当人看的魏公公心有不满,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趁他隐疾加重之际,装神弄鬼吓死了他。
总之,不管是槐树吓死的也好,还是侍卫惊亡的也罢......自此后,树夹房,堂夹房,不败也得亡,这句玄之又玄的俗语,就被流传了下来......
.......
全大爷靠着魏公公的故事,“征服”村头小卖部聆听的所有老头老太太,却并没有征服得了我,因为我对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从来都是不信的,后来为了弄清楚这句俗语的真实含义,我还特意请教了一个大学同学的父亲:有着近五十年经验的高级建筑工程师武敦厚。
关于“树夹房,堂夹房,不败也得亡”,武敦厚是这样解释的:
一,树夹房
房子周边建一圈树,有五个不利:
1,影响采光,对健康不利。
2,有些树木特别招引病虫害,对健康不利。
3,雷雨天过多的树木给雷电传导提供了便利,对安全不利。
4,树木多容易诱发火灾,对安全不利。
5,树木多,枯枝烂条就多,掉下来会砸伤人,对安全不利。
武敦厚建议:可以在房子周边适当种一些观赏性的小型树木,但不宜过多。
二,堂夹房
为何不能将卧室建在两个客厅的中间?
因为:
1,卧室在两头,客厅在中间,既方便会客,又不会打扰到主家休息,可谓一举两得,而反之,则亦然。
2,客人来访,进入客厅必须要经过主人卧室,容易暴露隐私。
武敦厚认为:还是将客厅建在两个卧室的中间好。
总评:说白了,“树夹房,堂夹房,不败也得亡”的科学解释即:一,树夹房:对健康,安全不利;二,堂夹房:对生活,隐私不利......您看懂了吗?
谢谢观赏!
关注我,每天都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