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大健康产业屡遭打压,是会销、直销、直播惹的祸吗?

答:会销、直销、直播带货等营销手段在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比如保险行业里常用产说会、答谢酒会、高客旅游以及区部制,完全没有问题,但在大健康产业中会销被查、直销被限、直播被封,表面上是销售过火,实质上营销手段成了背锅侠。

2、这个行业的深层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答:沙滩上建不起高楼,大健康行业一直走不出治乱循环,核心问题在行业内部,出在根子上,根基没打扎实。简单说,主要问题不在Promotion(促销),而在Product(产品),产品的基础研究无法支撑核心利益诉求,无法形成“健康品对消费者(人)的健康产生正向作用”这一完整的证据链。以行业内两大类产品为例:功能食品(新资源食品、中药食材)允许入食的前提便是“去功能化”(用量设限),被废了武功,这类产品在SC标准下所提供的不过碳水、脂肪、蛋白质,焦耳。蓝帽子产品的紧箍咒越念越紧,必须打上“本品不能代替药物”,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蓝帽子保健品只是完成了动物(小白鼠)实验,并没有做临床(人体)实验,对新药研发略有常识的都知道,对小白鼠有效未必对人体有效,对个体有效未必对群体有效,动物实验后还有三期临床,这个工作没做,是行业的内伤和硬伤。

对小白鼠有效=对人体有效?

3、大健康行业的出路在哪里?

答:解铃还须系铃人,蓝帽子事实上已成鸡肋,整个行业困局只能从国家层面解决,这也就是国家市监总局新设特医司,开放特医食品注册的动因。特医食品与蓝帽子的最大区别是特医食品必须通过临床,当我们销售一款糖尿病特医食品的时候,有了循证医学完整的证据链,消费者也好,医学专家也好,还有什么值得质疑的呢?2017年特医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后,已有94款产品拿到了批文,特医食品正从院内到院外,“药品 特医食品”的大健康产业新格局正待形成!

特医食品一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