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幼保健院口腔保健专科是属于儿保科的一个二级学科,是全市唯一一所专业从事孕产妇及儿童口腔疾病诊疗的特色科室。目前主要承担着长治市0~18岁儿童群体牙病防治工作及全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科室针对儿童重点开展了0到6岁口腔保健套餐,专业的预防保健指导,儿童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齿外伤、窝沟封闭、错颌畸形早期矫正、儿童行为引导等;针对孕期、哺乳期的女性,开展微创治疗龋齿、妊娠期龈炎、智齿冠周炎、牙髓炎、根尖炎等特色的口腔医疗服务。
专家名片
刘桂云(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
简介:擅长儿童口腔常见病,多发病:龋齿、牙髓炎、根尖炎的诊疗。尤其是低龄儿童龋病的管理、治疗及预防,儿童行为引导、儿童口腔保健指导。
乳牙龋齿不用治疗,等长出新牙就好了吗?
当然不是,这种观念是错误的,首先我们要清楚,龋齿(蛀牙)其实是细菌感染导致的,不能自愈,蛀牙洞内的细菌也不能通过刷牙来彻底清除。如果蛀牙不治疗,孩子口中的蛀牙细菌越来越多,就会使原本健康的牙齿也患上蛀牙。其次乳牙蛀牙不治疗,会导致牙齿疼痛、颌面部间隙感染等,影响孩子的进食,从而影响生长发育;如果孩子因为一侧的牙痛或食物嵌塞,还可能养成偏侧咀嚼的习惯,导致面部发育的不对称,影响美观。当乳牙发生严重感染时,还会增加换牙后恒牙的患龋风险,即便是没有明显的肿痛,也可能会波及恒牙牙胚,就会造成恒牙颜色、质地发生一些改变,甚至会出现一些缺损。当严重蛀牙导致乳牙早失,相邻的恒牙或乳牙有可能因此发生移位,侵占间隙,导致继替恒牙萌出间隙不足而出现萌出错位。所以说,一旦发现蛀牙,家长应该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奶瓶龋是奶瓶导致的蛀牙吗?
所谓的奶瓶龋,是由于不良的喂养习惯造成的,也叫喂养龋。婴幼儿奶瓶里装的是各种配方奶、含糖的水或饮料,很多宝宝有含奶嘴入睡的习惯,并且夜间多次用奶瓶喂养,使得牙齿长时间浸泡在甜奶渍中,又不刷牙,在蛀牙菌的作用下,造成了牙齿脱矿,形成了蛀牙。
不使用奶瓶,不喝奶粉,纯母乳喂养,就不会得蛀牙了吗?
相对于配方奶粉来说,母乳中含蔗糖量少,但是母乳中含有大量的乳糖,也是可以被细菌利用的,代谢产酸,腐蚀宝宝的牙齿。而且母乳喂养的随意性更大,更不容易规律喂养。如果喂养时间过长或夜间频繁地哺乳,也很容易造成蛀牙。所以当孩子第一颗牙萌出后,要控制夜间喂奶次数,1岁后停止夜间喂奶。
宝宝什么时候开始刷牙?要用牙膏吗?
在孩子1岁前或第一颗牙萌出后6个月内做专业的口腔检查,越早检查对预防龋病效果越好;在牙齿萌出前,家长每天为孩子擦拭牙龈、清洁口腔。第一颗牙萌出后,家长使用米粒大小的儿童含氟牙膏和指套牙刷为孩子每天刷牙2 次;3岁后牙膏可加量至黄豆大小,家长需要协助孩子进行口腔清洁,发现口腔问题及时就医,并养成定期就诊习惯。
什么是涂氟?涂氟安全吗?多久涂一次?
对于婴幼儿来说,涂氟是预防蛀牙的最好方式。涂氟就是牙医用高浓度氟化物对每一颗牙齿的表面进行氟化处理,给牙齿“穿”上一件防龋衣,增强牙齿抵抗“牙虫”的能力。当宝宝第一颗牙齿萌出后就可以涂氟。科学规范地使用氟化物是安全的,给宝宝牙齿涂氟需要定期进行,宝宝一长牙就应该进行口腔检查,医生通过检查评估宝宝患龋风险,对于患龋低风险的儿童,涂氟2次/年,对于患龋高风险的儿童,涂氟4次/年。
什么是“六龄牙”?
六龄牙,学名是第一恒磨牙,是指六岁左右,在孩子最后一颗乳大牙后萌出的新大牙。它终身不换,是人的咬合中心,所以非常重要。作为萌出最早的恒磨牙,又是在孩子口腔后部长出来,经常被家长误认为是乳牙,发生了龋坏也没有进行及时治疗,有时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因此家长要养成每半年带孩子定期做口腔检查的良好习惯,并可以对孩子的“六龄牙”进行窝沟封闭来预防其龋坏。
什么是窝沟封闭??
窝沟封闭 ,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种预防蛀牙的方法。窝沟封闭主要是针对大牙,不去除任何的牙体组织,用一种特殊的涂料把大牙上的那些窝沟点隙填平,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牙齿的清洁,另一方面也杜绝了细菌和食物残渣的堆积,从而起到了预防蛀牙的作用。
做了窝沟封闭还用涂氟吗?
经过全世界几十年的广泛研究已经证实,涂氟和窝沟封闭是互补的,两者结合起来是预防蛀牙的有效方法,相互不能替代。局部涂氟可以提高牙齿光滑面,或者一些相邻面的防龋性,而窝沟封闭对后牙咬合面的窝沟点隙防龋效果明显。
什么是乳牙滞留?
通俗地讲,乳牙滞留就是换牙时乳牙还没有掉,新牙就长出来了,出现双排牙。滞留的乳牙常需要拔除,给萌出的恒牙腾出足够的空间,新恒牙才能逐渐归位排齐。所以一旦出现乳牙滞留的现象,家长应该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牙齿矫正需要等到12岁以后吗?
多数家长认为牙齿矫正最好的时间是12岁,因为此时大部分的孩子乳牙已经替换完毕,但事实上当孩子出现前牙反牙合、乳牙滞留、乳牙早失、多生牙等情况时需要早期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