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的陶女士,2个月前发现自己便血,于是在老家医院做了门诊痔疮手术。可术后,她的便血、肛门疼痛等症状仍没有得到缓解。无奈,她到市三甲医院的肛肠外科就诊,进行了肛肠科常规指检后发现,陶女士得的不是痔疮,而是直肠癌!
粗心致命—错把直肠癌当痔疮治疗!俗话说,“十人九痔”,说明痔疮在我国发病的普遍性,痔疮是肛肠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曾做过一项覆盖31省、市、自治区的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研,结果显示,18岁以上的国民,痔疮的患病率为49.14%。
而同为肛肠疾病的直肠癌,在2018年《中国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策略专家共识》的统计数据中显示:中国每年新发的直肠癌病例为42.9万人,死亡病例28.14万人,已成为仅次于肺癌、胃癌的第三大高发癌症。
痔疮与直肠癌虽都为肛肠疾病,但这两种疾病无论是疾病危害,还是治疗手段,都有着天大差别。
不过,这两种疾病都常有便血的表现,所以容易造成患者的混淆,因此拖延病情,给自己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例如上述案例中的陶女士,便把直肠癌错认成了痔疮。
痔疮与直肠癌都有出血的征兆,该如何区分?痔疮导致的便血:痔疮引起的便血多为鲜红色,而且出血时不与大便混合在一起,而是附着于粪便表面或者大便前后滴血。情况严重的时候,出血会表现为喷射状态,一般在大便秘结的时候发生。
直肠癌导致的便血:如果是直肠癌的便血多呈现为暗红色、持续性的情况,且出血时多与粪便混合在一起。
除了便血之外,痔疮与直肠癌的症状还有以下2点区分:
1、大便形状:直肠癌患者在早期会出现排便困难,粪便变细并且伴有腹胀腹痛的情况,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也会逐渐加重。痔疮则无以上情况,既不会引起排便困难也不会导致粪便变细。
2、肿块变化:痔疮所导致的肿块多为光滑的,颜色为暗红或暗紫,触碰时不会轻易出血。而直肠癌患者体内出现肿块则会随着病情而变大,形状为菜花样,触碰时容易出血,两者通过肛门指检可以辨别。
当发现自己有上述的表现时,应该接受相关的检查,尤其是有别于痔疮表现时最好前往医院就诊,以期能早期的发现直肠癌。直肠癌是少数能通过筛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的直肠癌接受正规的治疗,其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以上。
高性价比检查——肛肠指检检查医生使用食指探入患者的肛门,以检查和了解患者肛门直肠疾病的方法,便是肛肠指检,也称直肠指检。
直肠指检是一种简单易行且效果显著的检查手段,医生可借助该方法判断患者直肠有无疾病或者出现病变的情况,继而发现早期直肠癌或其他肛肠疾病,让患者能够及时得到诊治,是无法被替代的检查方式。
1、检查是否存在痔疮:如果指检时有触摸到软滑、不易触摸的团状物,一般为内痔。要是触摸到光滑的硬结,则是表面内痔导致的血栓。
2、检查是否有肛瘘:当指检在肛门附近可以摸到硬结,且触摸到锁链状,那么这种情况多为肛瘘。
3、判断肛肠是否有息肉:指检时,要是触摸到柔软且可推动的肿块,而且检查的指套上有鲜血,那么直肠上有息肉的可能性较大。
4、检查是否有肛肠癌的可能:指检可以通过触摸直肠下段和肛肠内部肌肉的感受来判断是否患有肿瘤。如果检查时触摸到肿块且质地坚硬表面不平,与此同时能感受到指检时受到挤压,指套上有脓血或坏死的组织,那么需及时检查确诊,这些症状多为直肠癌的表现。
5、其它:例如女性盆腔,或是男性的前列腺等相关疾病都可以通过指检来进行判断。
指检简单易行,用处大,建议有直肠癌家族史、痔疮长期患者、排便不正常、肛门异常疼痛等人群进行检查。有些人群因为过于害羞而不敢接受指检,最好是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设,指检只是一项普通的医学检查,不用过于纠结。
3个日常“护菊”小建议首先,需要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久坐,久坐容易引起直肠静脉回流不畅,长期以往容易引发痔疮。一整天都坐在电脑前的上班族、出租车司机等人群都是高发痔疮的人群,平时应该适量的增加运动,避免烟酒,保持良好的体重。
其次,清淡饮食。多食用一些粗纤维的食物,避免油腻、火辣的饮食。如果出现便秘应该及时调理保持大便的通畅。另外,尽量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在排便时不要看手机,导致蹲太长的时间更用力排便。
除了日常的预防,当发现自己有某些肛肠的异样情况,及时检查也显得尤为重要。早发现早预防适用于所有疾病,尤其是重症疾病。#健康科普大赛##癌症防治手册#
参考资料:
[1]大便变细、便血、腹胀腹痛?我国每年新发42.9万结直肠肿瘤.健康时报.2020-3-2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