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许杰教授Nat Biomed Eng报道PD-L1棕榈酰化修饰及相应的抑制剂开发策略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所等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Inhibiting pD-L1 palmitoylation enhances T-cell
Cell Rep:破解环形RNA的多样性、保守性、剪接模式
3月19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基因组学实验室赵方庆团队题为Expanded expression
浙江大学加入默克CRISPR核心合作伙伴项目
中国杭州,2019年3月14日-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默克今日宣布和浙江大学建立CRISpR核心合作伙伴关系,浙江大学还将首次在国内引进默克CRISpR矩阵型全基因
Oncogene:肿瘤微环境的炎症因子如何促进癌症干性和恶性发展
促进肿瘤的炎症作为癌症的主要标志之一,在癌症的整个发生发展过程中都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CRC在发生早期已经伴随炎症,是最能说明炎症与肿瘤发病和恶性肿瘤进展之间的
中外学者PNAS揭示丝状病毒IKe结构
清华大学医学院向烨研究组与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Amir Goldbourt组合作于2019年2月28日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roceedings of the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 “一带一路”生命科技促进联盟解读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于2月18日晚间正式发布。《纲要》中明确指出:“支持依托深圳国家基因库发起设立‘一带一路’生命科技促进联盟。”从
Genome Biology:灵长类RNA编辑的起源新规律
在转录过程中,生物体以DNA为模板,将A、T、G、C四种碱基分别转录为A、U、G、C,从而保证了遗传信息从DNA到RNA的准确传递。然而,在RNA层面,存在一种
正派还是反派?p53被发现具有促癌作用
在我们的印象中,p53一直都是正派形象。大名鼎鼎的癌症抑制基因,不是吗?然而,这也许只是一种错觉。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p53可以通过增强肿瘤代谢来促进肝癌生长。
J Exp Med:蛋白去磷酸化修饰调控炎症微环境的新机制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柯越海课题组与附属邵逸夫医院曹倩团队合作在J Exp Med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phosphatase Shp2 exacerbates in
Nature子刊:“五谷”之一的重要作物糜子的高质量基因组组装
糜子是起源于中国的古老作物,相关文献报道糜子在中国已经有超过1万年的栽培历史,是少数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糜子是中国传统“五谷”中的一种。古代文献中出现的黍和稷分
香港基因组计划将启动,测序2万名患者
根据香港食物及卫生局近日提交的一份文件,香港计划对2万名患者(在某些情况下包括家属)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分析,作为香港基因组计划(Hong Kong Genome
科研人员首次发现大熊猫牙齿实现自修复机制
大熊猫是动物界中牙尖齿利的典型代表,其99%的食物是竹子,坚固强悍的牙齿是大熊猫啃食竹子的利器。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疲劳与断裂实验室博士刘增乾带领研究
E蛋白家族成员E2-2通过影响AETFC复合体负性调控白血病发生
2018年12月28日,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王兰研究组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孙晓建研究组和
直击通用流感疫苗 深入追踪流感HA-Stalk抗体作用新机制
近期天气变幻莫测,不少人因为家中有人患上了流感,想要去打流感疫苗,但是一听介绍:流感疫苗只针对本年度主要流行性病毒株,而且一旦接触未包含型别的成分,也会“中招”
首次利用纳米酶的催化特性实现鼻咽癌移植瘤光声成像
12月12日,Nano Letters 杂志在线发表了类外泌体纳米酶小体催化肿瘤光声成像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员首次利用纳米酶的酶学催化特性,实现了鼻咽癌移植瘤